七情六欲 讲信修睦
“七情六欲”是指人们与生俱来的一些心理反应。作为成语,指人的各种情感和*。
一般来说,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感情的表现或心理活动;六欲是指人的眼、耳、鼻、舌、身、意的生理需求或愿望。
不同学派对七情六欲内容的描述有所不同。按《礼记》的观点,指喜、怒、哀、惧、爱、恶、欲,这是儒家的说法。而佛教的说法,七情则是喜、怒、忧、惧、爱、憎、欲。我国的传统启蒙教材《三字经》说:“曰喜怒,曰哀惧。爱恶欲,七情具。”在中医理论中,七情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这七种情志激动过度,就可能导致阴阳失调、气血不周而引发各种疾病,令人深思的是,中医学不把“欲”列入七情之中。
《吕氏春秋·贵生》首先提出六欲的概念:“所谓全生者,六欲皆得其宜者。”东汉哲人高诱对此作了注释:“六欲,生、死、耳、目、口、鼻也。”后人将六欲概括为:见欲(视觉)、听欲(听觉)、香欲(嗅觉)、味欲(味觉)、触欲(触觉)、意欲(心想做某事)。佛教认为,六欲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声音欲、细滑欲、人想欲。也有一种说法是求生欲、求知欲、表达欲、表现欲、舒适欲、情欲。《大智度论》认为六欲是指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基本上把“六欲”定位于俗人对异性天生的六种*,也就是现代人常说的“情欲”。
“讲信修睦”是指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要讲究信用,谋求和睦。
这两个成语皆源于西汉经学家、礼学家商丘人戴圣编著的《礼记·礼运》:“何谓人情?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弗学而能。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十者谓之人义。讲信修睦,谓之人利,争夺相*,谓之人患。故圣人之所以治人七情,修十义,讲信修睦,尚辞让,去争夺,舍礼何以治之?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贫苦,人之大恶存焉。故欲恶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测度也。美恶皆在其心,不见其色也,欲一以穷之,舍礼何以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什么是人情?喜欢、愤怒、哀苦、恐惧、爱好、厌恶、*,这就是人情。这七种情感不是后天学习得来的,而是人们生来就有的。什么是人义?父亲慈爱、子女孝顺、兄长温良、弟弟恭敬、丈夫守义、妻子听从、长辈惠爱、幼辈顺从、君王仁爱、臣子忠诚,这十点叫作人义。相互讲究信用,建立和睦关系,称为人利;争夺相*,称为人患。所以圣人要治理人的七情,修养十义,讲究诚信,建立和睦关系,崇尚辞让,摒弃争夺,若丢掉了礼用什么来治理它们呢?饮食和男女情爱,这是人的最大*。死亡贫苦,这是人的最大厌恶。所以*和厌恶,是人心理的最大原由。人情深藏心底,难以测度。美好和丑恶皆在心中,不表现在脸色上。要全部弄清楚它们,舍弃了礼还靠什么呢?
七情六欲不但是人的生命功能,而且是世界运作运转的力量。儒家,各种宗教,都教导人需要克制和控制,法律法规也一样,但一般人都是控制不住的。真正的智者是不主张控制七情六欲的,当然也不是说提倡放纵,而是自然而然地顺应它,利用它,最后让七情六欲符合自然规律。譬如吃穿、情爱、金钱,都是人生活和生理的需要,想吃、想爱、想钱是人皆具有的本能。人们应该特别注意的是要控制在道德和法律范围之内,不可放纵,放纵了就要出大问题。偷盗、强奸、贪污受贿,就是没有控制好自己的*而导致犯法,结果受到严厉的制裁,甚至搭上性命。控制过度情欲的方法就是以社会道德严格要求自己。按照孔子的说法,就是使自己的行动符命礼的要求。
例句:“捐去三纲五常,绝去七情六欲,费其半菽,如失金珠,拔其一毛,有关痛痒。”(清代钱泳《履园丛话·臆论·五福》)“我国民务扩新知,多尽义务,对于内则父诏兄勉,对于外则讲信修睦。”
来源: 网信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