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忘掉深圳与香港,走自己的路。
文 / 巴九灵
6月1日晚,《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全文发布。
海南又一次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第一次机遇是1988年设省、建经济特区。
第二次机遇是2010年建设国际旅游岛。
第三次机遇就是现在。
面对机遇,理应兴奋。但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机遇,理应冷静。想清楚此前的机遇为什么没把握好,才能不辜负这一次机遇。
然而,翻翻朋友圈,刷屏的却是这样的文字:
海南,超越深圳、上海的机会来了!
海南会不会取代香港?
大家是对香港、深圳、上海有什么误会,又对海南有什么误会?
提及海南,多数人的印象停留在祖国第二大岛、旅游胜地、椰汁、东北人民的执念等等。
为了撇清误会,我们有必要准确、直观地认识海南,就拿它和上海、深圳、香港来比一比:
海南有3.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相比之下,上海的面积只相当于0.18个海南,香港就更小了,只相当于0.03个海南。
图例:将海南的土地面积定义为1“琼”,则上海土地面积约为0.18琼。
不过,海南的土地面积中,有超过3万平方公里都由植被覆盖(图中绿块表示),其中一小半是林地草地,一大半是种植土地。
植被多是不是一件好事呢?对于发展农业、发展旅游业来说无疑是好事,对于建设城市、兴办工业来说就不一定了。
偌大的海南,城市建成区——已开发建设的区域有多大呢?只有大概1%的土地,约380平方公里,这一下就比上海、深圳小多了。
城市建成区的面积,往往与人口总量相关——足够多的开发建设区域,才能承载足够多的人居住生活;来了足够多的人,才会进一步拓展城市。
海南虽然是一个省,但其实人口也就一座大城市的规模,这一点制约着未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