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是哪个国的创始人,真实的姜子牙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09 22:31:59

姜子牙被授予帅印

其实在明朝以前,姜子牙一直是被视作勇猛的武将。《诗经·大雅·文王》描述了姜子牙在牧野之战的风采,“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尚父姜太公,就像是展翅高飞的雄鹰。《史记·周本纪》记载得更详细: “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姜子牙指挥一小队勇士,率先向商军发起冲锋。东汉经学家赵岐就认为姜子牙是个勇将,“吕尚有勇谋,而为将;散宜生有文德,而为相。故以相配而言之也。”

姜子牙的治国思想被视作道家思想的源头,他主张与民休息,无为而治。他也一直被儒家推崇。《孟子》是对武王伐纣评价最高的一部书,孟子曾说:“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随着李唐的建立,姜子牙意外地取得了与孔子平等的地位。唐朝皇室以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李耳为祖先,将道教视为国教,姜子牙的地位被迅速提升。魏晋起,开始传说姜子牙钓鱼的地方是磻溪。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就在磻溪建立太公庙。

姜子牙是哪个国的创始人,真实的姜子牙(5)

陕西宝鸡磻溪钓鱼台

开元十九年(731),唐玄宗敕令天下诸州都要建一所太公庙,以姜子牙为主祀,以其他十个先代军事家为配享,其中的张良为副祀。太公庙的牲品及礼乐编制都与孔庙相同。他还规定武将出师之时,都必须要先去太公庙拜谒。八年后,追谥姜子牙为“武成王”,正式与“文宣王”孔子平起平坐。建中三年(782),经颜真卿建议,姜子牙的从祀者增加到了六十四位名将。

姜子牙是哪个国的创始人,真实的姜子牙(6)

河南偃师昭烈武成王庙

姜子牙因道家的老子意外成圣,后来却因儒家的孟子而意外成人。朱元璋读《孟子》,看到“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等句,认为这是大逆不道。恰好孟子高度评价过姜子牙兴周灭商,姜子牙也同样被朱元璋厌恶。朱元璋恨屋及乌,将姜子牙的武庙和“武成王”谥号都废除。谥号被废的借口是武成王与周武王的王号相同,是僭越。然而,明朝后来推出的武庙新战神关羽,不但封王,甚至还被封了帝。

就这样,在明代的现实世界中,姜子牙“武神”的地位被关羽取代了;在文学世界中,他的形象也受到了影响。在隆庆、万历之间才诞生的《封神演义》中,出现了外来战神毗沙门天分化成托塔天王李靖和多闻天王魔礼红这样的现象, 姜子牙也分化出一个战神分身武成王黄飞虎。

仙道姜子牙

《封神演义》中,姜子牙历史上的战神形象和“武成王”谥号被虚构人物黄飞虎拿走。“黄飞虎”之名从何而来呢?这要从姜子牙的号“飞熊”讲起,让我们还是回到《六韬》这本书。

《六韬》的第一个故事提到,西伯昌去渭河北岸打猎,事先让太史编占卜。太史编占卜后说,西伯将会得到巨大的收获。他“非龙、非螭,非虎、非罴”,而是一位公侯之才,是上天赐给你的老师。“四非”传说后来简化为“吕望非熊(罴即熊)”,即“吕望不是熊”。后世逐渐把“非熊”作为姜子牙的代称,如李白《大猎赋》:“载非熊于渭滨。”

姜子牙是哪个国的创始人,真实的姜子牙(7)

吕望“四非”传说

宋代后,不明所以的文人,误将“吕望非熊”理解成“吕望字(号)非熊”;接着又有人误把“非熊”讹写成“飞熊”。署名陈抟的《河洛真数·诗断秘诀》就说:“渭水飞熊还入梦,管教重日照前程。”《封神演义》开篇也是“终日垂丝钓人主,飞熊入梦猎岐田”。姜子牙就这样有了个道号“飞熊”。

有了“飞熊”,自然就有了“飞虎”。在元代《武王伐纣平话》中,黄飞虎只是一个路人;《封神演义》中,他则和姜子牙成了周武王的左膀右臂。除了用了战神形象和“武成王”谥号外,黄飞虎许多元素也与姜子牙有关。黄飞虎被封为东岳泰山大齐仁圣大帝,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东岳泰山属齐地,正是历史上姜子牙的封地。总管天地人间吉凶祸福则与姜子牙主管众神相对应,也与他拯救苍生之志相吻合。

姜子牙的坐骑四不相也是他本人的化身,起源也是“四非”,就是因为姜子牙“非龙、非螭,非虎、非罴”。小说中四不相是元始天尊送与姜子牙的坐骑,形象是“麟头豸尾体如龙”。麒麟是走兽之长,龙是鳞虫之长,都是瑞兽。豸是獬廌,是能辨是非曲直,可识善恶忠奸的神兽。可见,四不相是个惩恶锄奸的瑞兽。电影中的四不相平时是个白色的小萌物,战斗状态时能够变身还原成原著中“麟头豸尾体如龙”的形象。

姜子牙是哪个国的创始人,真实的姜子牙(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