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德黑兰真实经过,逃离德黑兰镜头分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0 07:20:40

逃离德黑兰真实经过,逃离德黑兰镜头分析(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司马迁

美国时间2013年2月24日,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在美国洛杉矶好莱坞杜比剧院举行颁奖典礼,全球超过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电视或网络直播。

在这一届的奥斯卡中,华人导演李安凭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战胜了斯皮尔伯格,再度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让无数中国同胞颇感自豪。

而这一届的最佳影片奖则由《逃离德黑兰》(英文名为Argo)摘得,该奖项的颁奖人还是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

当天,米歇尔身穿银色晚礼服,身处距好莱坞4800多公里的白宫,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现身了这一届的颁奖典礼,这也是美国总统或“第一夫人”有史以来首次现身该盛事。

当然,前美国“第一夫人”之所以会为《逃离德黑兰》颁奖,或多或少与该影片的政治色彩有关。该片是根据20世纪70年代末爆发的伊朗人质危机故事改编而成,讲述了美国CIA特工潜入伊朗,营救美国外交官的惊险过程。

而提到伊朗人质危机,这可谓是美伊两国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在该事件爆发之后的多年里,美国和伊朗之间一直矛盾不断。

那么,为什么会爆发人质危机,美国和伊朗之间到底有哪些恩怨情仇,两者之间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如今这种紧张局面的呢?

逃离德黑兰真实经过,逃离德黑兰镜头分析(2)

(《逃离德黑兰》的海报)

阴谋与政变

1947年的某个清晨,伊朗首都德黑兰的一条大街上挤满了人群,他们高举着旗帜,大声呼喊着“让英国人滚出伊朗”。

自1908年发现油田伊始,英国人占据伊朗丰厚的石油资源已近40年。二战结束时,英国仍在伦敦大轰炸的废墟中挣扎,尚且自顾不暇。英王含泪摘下皇冠上的“明珠”,准许印度独立。

伊朗的当权者们发现,英国似乎已经不堪一击,收回家门口“金矿”的时机到了。当地的报刊开始大肆宣传石油国有化带来的福利和好处,痛斥英国人的霸道和奸猾。伊朗民众于是被鼓动了起来,纷纷走上街头。

起初,美国人对于伊朗石油国有化运动是持支持态度的,美国驻伊朗大使艾伦曾明确表示:“伊朗的资源属于伊朗,美国人民完全支持他们的选择”。除此之外,美国还试图调解英国与伊朗的关系,毕竟美国还是想与伊朗搞好关系,以免伊朗投靠苏联。

1951年,民族战线*穆罕默德·摩萨台(Mohammad Mosaddegh)被选为首相(这也是伊朗的第一位民选首相)。摩萨台虽然出身贵族,但生活清廉,关心下层民众,并且有着坚定的反帝反殖立场,深受广大民众的爱戴。

逃离德黑兰真实经过,逃离德黑兰镜头分析(3)

(摩萨台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封面上)

摩萨台一上台后就致力于落实英伊石油公司国有化事宜。在这一年底,伊朗议会几乎全票通过了石油国有化法案。而这一法案的顺利通过让摩萨台在伊朗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更加伟大了,摩萨台民族英雄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当时,大多数伊朗人骄傲地认为“他们终于可以自己管控自己国家的事务了”,“石油国有化将会使得他们的财富大量增加”。然而,殊不知等待他们的却是更为恶化的经济局面。

摩萨台与英国政府就石油开采利润分配谈崩之后,便强制接管了英伊公司在伊朗的全部石油资产。而英国政府自然是十分愤怒,立即对伊朗展开了一系列的制裁措施。比如说,撤离所有英国石油开采技术人员,对伊朗石油实施禁运,禁止向伊朗出口英国主要商品(像糖和钢)等。

在石油禁运的冲击下,伊朗石油产业几乎陷入停顿,油产量从1950年的2亿多桶,锐减至1952年的1000万桶。伊朗财政收入和居民就业面临极大的压力,伊朗人民生活日渐窘困,摩萨台的改革也受到了极大的阻力。

尽管大多数伊朗人理解和支持石油国有化,但是他们终究要面临生活的压力。

除此之外,因不满摩萨台的执政与改革,摩萨台的政治联盟开始破裂,甚至有些原先支持摩萨台的政治联盟成员,受英国间谍的鼓动,还将伊朗困境的矛头指向了摩萨台。

更有甚者,由于摩萨台主张限制君主权力,所以他与伊朗国王巴列维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紧张。

可以说,1953年的伊朗各政治党派关系紧张,经济发展受困,局势十分动荡。同一年,美国迎来了新一届总统——艾森豪威尔。艾森豪威尔政府的全球战略仍然是遏制苏联共产主义,那么,中东自然是该战略的重要一环。

面对伊朗的动荡局面,艾森豪威尔政府担心伊朗政治局面会被亲苏党派控制,同时英国一直在求助美国推翻摩萨台,当时深陷朝鲜战争的美国还是希望拉拢英国的,所以,最终美国中情局(CIA)和英国军情六处联合制定了推翻摩萨台的密谋行动,也就是“阿贾克斯行动”。

在行动计划确定没多久,美国中情局中东行动处处长克米特·罗斯福(他也是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孙子)便秘密抵达了德黑兰,开始指挥政变计划的实施。

美国中情局和英国情报局最开始先发动了舆论战,他们通过重金控制了伊朗的报社、电台等新闻传播媒体,四处散发摩萨台亲苏的消息,并宣称摩萨台是穆斯林的敌人。

与此同时,他们还让伊朗间谍假装成共产主义者,袭击和威胁穆斯林领袖,并称“如果他们反对摩萨台,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制造了大规模社会*乱的同时,也引起了宗教群体反共和反摩萨台的情绪。

当然,他们的计划还远远不止这些。中情局和英国情报局还计划让国王巴列维站出来,颁布“王室特别令”,来解除摩萨台的职务,进而任命扎赫迪将军为首相。巴列维起初是不同意的,但是最终在他们的威逼利诱下,签署了解除摩萨台的命令。

虽然,面对中情局和英国情报局的各种行动和阴谋,摩萨台也做出了反抗和应对,但是他终究还是在多方势力的冲击下,以落败收场。最终,摩萨台被捕入狱,他的支持者也遭到了围捕、监禁、拷问及处死。

伊朗则在巴列维国王的统治下,完全走向了亲英美的政治路线。而后,为了报答美国的恩情,巴列维把伊朗40%的石油开采权让给了美国财团。

可以说,这次政变的成功不仅让美国获得了石油开采收益,也让美国在冷战对持中翻回来了一局。但是,美国的这一行为,却在伊朗人民群众心中埋下了憎恨的种子,这也是为什么多年里美、伊不合的主要根源。

革命与革命

20世纪60年代,在巴列维当权后便开展了白色革命(不流血的革命),而这一系列的改革却加大了巴列维王朝与伊朗宗教教士的冲突。

白色革命推行土地改革,号召将本属于什叶派教士和大地主的土地分给农民。对于宗教教士阶层而言,他们赖以生存的宗教地产被剥夺,自然对巴列维严重不满。

另外,白色革命搞西方化,让妇女享有选举权,并鼓励妇女摘掉面纱。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一段令伊朗女孩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光,她们穿着自由,不用穿黑袍子,蒙面纱,可以穿任何自己想穿的时尚绚丽的服饰。

逃离德黑兰真实经过,逃离德黑兰镜头分析(4)

(穿着自由的伊朗女孩)

不过,这对于宗教教士而言却是极大的挑衅。所以,自白色革命推行以来,宗教教士与王室的冲突就不断。圣城库姆的伊斯兰教徒们经常上街游行,有时看见不带面纱的妇女就打。

伊朗宗教集团的领袖也经常公开发表演讲,怒怼国王巴列维及他的改革,其中最为重要的人物便是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

作为伊朗什叶派宗教学者的霍梅尼,出生于宗教世家,他的父亲是阿亚图拉(伊斯兰什叶派高级神职称谓),外祖父是著名的神学家,从小接受宗教教育,在6岁时便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圣书古兰经及基本的波斯语。

然后,在19岁那一年,他迎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他成功地拜了当地有名望的什叶派神学家为师,在圣地库姆学习伊斯兰教法和法理学。在学成之后,他又在神学院担任了数十年的讲师,教授政治哲学、伊斯兰历史及伦理。

而这些年的学习和教学经历,不仅让霍梅尼成为了什叶派伊斯兰教顶尖学者,同时也让霍梅尼收获了很多的迷弟,这为他后来成为精神领袖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白色革命期间,针对王室与教会的冲突,霍梅尼多次在神学院发表讲话,抗议政府的改革方案,他也因此被多次拘捕。而霍梅尼在获释之后从未改变过反抗态度,在接连被捕与释放之后,最终他在1964年被捕后,竟被飞机流放到了土耳其。

不过,即使霍梅尼被流放到了伊朗国外,他仍然时刻把控着伊朗国内革命的局势。在其流放期间,他依旧发表演说和指令。而这些内容通过录音的方式,被当作圣训一样传播到了伊朗国内,供10万多的毛拉(是伊斯兰教职称谓)倾听。

而这10万多毛拉之所以愿意听霍梅尼的,一方面是因为霍梅尼长期从事伊斯兰教法研究,是顶尖学者,颇有威望;另一方面就是很多毛拉们是霍梅尼的学生,学生对于老师有着天然的尊敬和崇拜。

这10万多的毛拉,会进一步在伊朗各大清真寺向信徒们传播霍梅尼的指令。要知道,伊朗大部分的人口是什叶派穆斯林,所以霍梅尼就是依靠着这些毛拉和信徒们,在1978年发动了伊朗伊斯兰革命的。

这一年,在他们的策划下,伊朗爆发了反对君主体制的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此后罢工和示威活动使得伊朗整个国家陷入瘫痪。

1979年初,巴列维国王被迫流亡海外,而在外流亡了15年的霍梅尼回到了德黑兰,并受到了数百万伊朗人的欢迎。这一年4月份,伊朗成为了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则当选为国家最高领袖。

而巴列维被流放之后,美国政府准许巴列维途径墨西哥赴美治病。原本霍梅尼及广大伊朗人,对于美国支持巴列维的事情就十分仇恨,而美国的这一举动更是重新激起了伊朗人的严重不满。

1979年11月,在霍梅尼的支持下,德黑兰的4000多名学生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撕掉了美国国旗,挂上了写着“真主伟大”的白旗,并最后扣押了52名美国外交官,要求美国政府交出巴列维。

人质事件一出,美国朝野哗然,美伊关系也跌至冰点。美国出台了一系列制裁伊朗的措施,并宣布同伊朗断绝外交关系。当然,伊朗也不甘示弱,号召伊朗人民准备应对敌人的入侵。

当时,美国也组织了一场秘密营救行动,不过让人没想到的是,由于沙尘暴等气候原因,美国派出去的8架直升机中有3架无法正常飞行而离队,营救行动被迫中止。结果,不仅人质没有被救出来,而且在撤离过程中,美国直升机还与运输机相撞,导致多名士兵死亡。这场救援行动真的是让美国瞬间被打脸。

不过,此后,没过多久,两伊战争就爆发了……

八年战争

1979年,霍梅尼上台之后,继续将伊斯兰革命传到了伊拉克。他甚至号召伊拉克境内的什叶派穆斯林联合起来反抗,推翻伊拉克逊尼派政府。

(PS:其中,逊尼派和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的两大派别,两者因在伊斯兰先知穆罕默德继承人的问题上发生分歧,而后逐渐发展成为了不同的派别。)

而这个时候的伊拉克其实也刚刚发生过政权变更,萨达姆通过政变正式成为了伊拉克总统(在此之前他一直是处在副总统的位置)。

1980年9月,以抵御“伊斯兰革命”为缘由,趁着霍梅尼刚刚上任,伊朗政治经济不稳,刚刚上任的萨达姆便悍然向伊朗发动了军事进攻。

刚开始伊朗以防御为主,叠加国内政局不稳,在伊拉克出兵伊朗后没多久,伊朗约2万多平方公里的领土就被占领了。

不过,随着伊朗政局的逐渐稳定,霍梅尼宗教精神凝聚人心,伊朗空前团结,开始变防御为进攻,并逐步收复了失地。到1982年,两国边界又恢复到了战前状态。

当然,伊拉克与伊朗对抗的背后少不了美国的身影。最开始,由于伊朗人质危机事件,美国虽然宣布中立,但是实际上是支持伊拉克的。美国为伊拉克提供了很多先进的武器和大量的军事情报。

不过,两伊战争的爆发,让伊朗自顾不暇。在多重压力下,美伊双方就释放人质达成了协议,伊朗前期扣押美国的人质最终均被释放。

此后,伊拉克与伊朗之间再次开战,相互拉锯。在此期间,之前一直支持伊拉克的美国政府,却被爆出了“伊朗门”(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

或许从当时的事件中抽离出来看,美国支持伊拉克也好,向伊朗出售武器也罢,更多地是想自己独善其身的同时,让中东各国之间相互牵制,而并非中东某个国家势力的强大。

不过,在两伊战争的末尾,也就是1988年,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美国也没能完全置身事外,被动地与伊朗在波斯湾进行了一场海战。

经过长达多年的战争,伊朗与伊拉克双方均已经筋疲力尽,但为了尽可能削弱对方的实力,双方开始使用“袭船战”这种野蛮的战术,也就是对出入对方港口的中立国家运油船展开袭击。

而这直接威胁到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从1987年开始美国便在波斯湾为美国邮轮护航。

然而1988年,美国海军护航舰队的急先锋“罗伯茨”号,却在行驶过程中触发了一枚水雷,舰体中部被炸出直径2.7米的大洞,幸亏其他舰艇施救才撤走。

经美国扫雷专家分析,这枚水雷应该是伊朗从朝鲜购买的。于是,美国决定对伊朗实施武力制裁。这一年4月18日,美国海军便攻击了伊朗的石油钻井平台。对此,伊朗也没有忍气吞声,向波斯湾增兵来对抗美国,甚至发动了伊朗最现代化的军舰。

但是,毕竟实力不如人,伊朗军舰遭受到了美军攻击机的打击,最后伊朗海军几乎损失了所有的大型作战平台,不得不躲进港口不再出击。

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美国海军护航编队加大了侦察力度,甚至误将伊朗航空公司的飞机当作空军战机给击落了下来。

这一行动让伊朗认为,美国是完全站在伊拉克这边的,所以伊朗对美国的敌对情绪进一步加剧。不过,这次对抗之后,伊朗海军元气大伤,伊朗政府也被迫接受了国际社会的调停,结束了持续多时的波斯湾“袭船战”,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也就此画上了句号。

这八年战争可谓是让伊朗与伊拉克两败俱伤,据统计,伊朗死亡35万人,受伤70万人;伊拉克死亡18万人,受伤25万人,而且两国财力和经济发展均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不过,这八年战争里也有两大受益者,那便是卖给伊拉克与伊朗军火武器的美国和苏联。

逃离德黑兰真实经过,逃离德黑兰镜头分析(5)

(两伊战争中受伤的军人)

不断的制裁

在两伊战争结束没多久,霍梅尼因心脏病发去世,享年88岁。在霍梅尼葬礼当天,街道上挤满了黑压压的哀悼者,初略统计有2000多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这些人歇斯底里地呼喊着“ 没有你,这个国家怎么办?”。

有些狂热的人群甚至冲破了革命卫队设立的人墙,冲向灵柩拖拽遗体,使得霍梅尼的丧礼被迫中止。而为了使得第二次葬礼能够顺利进行,霍梅尼的棺材被换成了钢铁材质,并且安保人员数量也明显增加,但是这仍然未能阻止信徒们的疯狂举动。

受此影响,伊斯兰革命卫队不得不终止霍梅尼的下葬,并将霍梅尼的遗体偷偷转移到别处避风头,最后只能趁悼念者们不注意,匆匆将霍梅尼下葬。

霍梅尼的离世标志着伊朗一个时代的终结,但是伊朗政教合一的政治局面并没有被动摇。美国与伊朗之间的冲突也仍在继续,此后两国之间的矛盾则主要聚焦在了核武器的使用问题上。

2003年,伊朗前总统哈塔米在发表电视讲话时宣布“伊朗已经发现铀矿并已成功提炼出铀,伊朗将开采铀矿并将建设铀转换和铀浓缩设施”。这一消息出来之后,美国立即对伊朗核能开发提出了严重质疑,警告伊朗暂停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

此后,在伊朗核问题上,美国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四个制裁伊朗的决议(分别在2006年、2007年、2008年、2010年),制裁范围涵盖金融、贸易、能源等多个方面,譬如说禁止各国与伊朗进行与核活动有关的金融交易;禁止各国向伊朗出口坦克、战斗机和军舰等重型武器装备等。

直到2015年,联合国安理会才一致通过了伊核协议,伊朗同意不提炼丰度5%以上的浓缩铀,相应地,各国也取消对伊朗长达十多年的制裁。历经多年后,美、伊关系终于有所缓和。

然而,让人捉摸不透的特朗普上任之后,却在2018年撕毁了伊核协议,这让美国前任总统奥巴马的努力付之东流。

紧接着,在2020年1月,特朗普再次做出离谱行动——授权美国军方向巴格达机场发射了3枚火箭弹,当场炸死伊朗革命卫队的苏莱曼尼少将。

苏莱曼尼少将被认为是伊朗仅次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二号实权人物,也是伊朗民众心中的英雄。苏莱曼尼少将去世之后,成千上万的德黑兰民众为他送行,场面声势浩大,堪比1989年霍梅尼去世时的场景。

而针对美国这一系列的操作,伊朗宣布中止履行伊核协议,放弃“离心机数量的限制”(这也意味着伊朗的核计划将不再受到任何限制),以此来表达对美国的不满与愤恨。

此后,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向驻有美军的至少两个伊拉克军事基地发射了数十枚导弹。美、伊紧张局势再次持续升级。

逃离德黑兰真实经过,逃离德黑兰镜头分析(6)

(伊朗民众悼念苏莱曼尼少将)

从1979年“德黑兰危机”至今,伊朗与美国的仇怨已经绵延了小半个世纪。在中东这盘混乱的棋局中,伊朗既当棋手——从伊拉克到叙利亚,伊朗的代理人战争无处不在;又是棋子——背后有俄、中等大国。所以伊朗看似四面楚歌,却始终屹立不倒。

不过归根到底,将伊朗请上棋局的还是美国自己,这一切,来源于1953年那场阴谋政变。当年亲手培养的反共工具,最终蜕变为刺向自己的尖刀。从这个角度讲,伊朗和本·拉登有着惊人的相似。

正所谓搬起石头,砸的最后还是自己的脚。

~全文完~

别忘记点击关注哦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