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我们该记住什么?
□特约评论员 江钟秦
唐李白在《与韩荆州书》中写道:“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这便是扬眉吐气一词的出处。
所谓扬眉,快意舒畅之状态;所谓吐气,摆脱压抑之神情。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第一个值得扬眉吐气的日子。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和民族解放战争。在扬眉吐气的时候,有些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要记住我们曾经的苦难。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策动“九一八事变”,进而侵占中国的东北;1937年7月7日,侵略者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犯下了屠*、奸淫、焚烧、掠夺等一系列惨绝人寰的罪行。南京大屠*是其无数暴行中最集中、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起。其实,何止南京大屠*,平顶山惨案、潘家峪惨案、731细菌战、重庆大隧道窒息惨案、镇江惨案、梅花镇惨案、济南惨案......一件件,一桩桩,不能忘。就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遇难同胞纪念馆每天撞响和平大钟,时时提醒我们,即便现世阳光明媚,勿忘曾经黑暗沉沉。
要记住我们勇敢的牺牲。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的吉鸿昌遗诗:“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东北抗联第3军2团政委赵一曼,“未惜头颅新故国,甘将热血沃中华。”29军132师师长赵登禹和日军血战6小时重伤牺牲,临终前,赵登禹让警卫转告老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国牺牲对得起祖宗!”西征的第5军1师冷云、杨贵珍、胡秀芝、黄桂清、李凤善、郭桂琴、王惠民和安顺福向日军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手挽手投入乌斯浑河。东北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牺牲时胃里只有棉絮和草根。还有左权、张自忠、赵尚志、易安华、王二小、刘桂五、王铭章......一个个,一幕幕,需铭记。抗日英烈的功勋不朽,抗战胜利精神永在,这是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力量。
要记住推进复兴的事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抗战胜利77周年了,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不改,带领人民以中国式的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进道路上,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继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设立了两个纪念日: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12月13日,南京大屠*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不是巧合,它警示我们,在庆祝胜利日的时候,永远不要忘记曾经的苦难;它也激励我们,以不懈的奋斗去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铭记,我们奋进,我们还会有更多扬眉吐气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