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陈念希望和小北“肩并肩,光明正大走在路上”的心愿和导演在光影上的刻意安排,形成了很好的呼应。
而故事的结尾,小北和陈念一前一后走着,路上洒满阳光,小北甚至毫不避讳地抬头望了摄像头一眼。
正因为有那样的过去,这一幕才显得格外珍贵。
03《少年的你》之所以能够引起如此热烈的讨论,除了陈念小北的感情曲折动人,更重要的是,题材足够现实,故事足够接地气。
这一点在配角的塑造上体现得很明显,角色塑造不像是空中楼阁,无故而造,而是植根土地的一株植物,一枝一叶皆有来由。
导演曾国祥意有所指,却将其揉碎在每一个人物的身上。
如果小北和陈念的关系发展是明线,那么对于校园暴力产生的家庭原因,电影展示得更为隐晦。
魏莱、罗婷和徐渺代表了不同类型的施暴者,却无一例外能看到原生家庭的影响。
魏莱很特殊,是个优等生,家境优越,但是父母奉行的精英教育明显使其缺少共情。
因为复读,她的爸爸快一年不和她说话。
在警察询问时,她的妈妈带有一丝疏离和清高,狭隘地评判孩子同学的家庭。
不难看出,这样的家庭强调的是资源置换一切,有好的成绩才能置换父爱,有好的背景才能置换尊重。
这样生硬没有人情味的家庭教育里,养成了魏莱冰冷自私的性格。
所以在警察局里,逼死胡小蝶的魏莱还能说出“她一辈子能赚几十万几百万吗?她家见过那么多钱吗?”这样狂妄冷酷的话。
罗婷则是在家庭暴力中成长。她的爸爸常常醉在路边,需要她背回去,还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女儿要被退学了,就扯老师领子,还当着别人面对女儿拳打脚踢。
所以罗婷也更习惯以暴力解决问题。陈念第一次在回家路上被堵,是罗婷踹出得一脚,并且勒住陈念的脖子。
体育课上陈念被排球砸中后脑勺,魏莱的手中抛着球,罗婷空着手,那一球是罗婷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