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黄花菜又名金针菜,原名萱草。据《本草注》记载,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世人也把它称为"忘忧草"。
6—8月,正是各地黄花菜采收的大好时间,采收时间通常在30天左右。
花蕾开放后不适宜做干制品。花蕾从摘下到加工前的一段时间内,仍在延续生长,过大的花蕾可能会在这时逐步开放。花蕾开放过多,会下降干制品质量,故采摘时间不可过迟。但花蕾采摘过早,不仅下降品质,而且加工后常带黑色,也影响干制品的外观品格。不同类型的黄花菜开花时间不同,通常在开花前1~2小时采摘完毕为宜,具体采摘时间应依据不同品种而定。气候条件会影响开花时间:晴天开花时间晚,可稍迟些采收;阴雨天水分充分,花蕾生长快,开放早,故采收时间应恰当提早。
除控制好最佳的采摘时间外,还应控制在花蕾发育丰满,含苞未放,花蕾中部色泽金黄、两端呈绿色、顶端紫色退去时采摘为好。采收时应轻巧精密,要避免碰伤花茎和小花,以带花蒂,不带梗,茎梗和花蕾交接处断离为好。
黄花菜营养丰富,每100g干黄花菜含蛋白质19.4g、脂肪1.4g、糖类34.9g、膳食纤维7.7g、胡萝卜素1840µg、维生素B10.05mg、维生素B20.21mg、维生素E4.92mg、钙301mg、钾610mg、钠59.2mg、铁8.1mg、锌3.99mg,其中蛋白质、钙、铁、钾、维生素B1和B2,在蔬菜中均名列前茅,并具有高钾低钠的特点。
黄花菜味甘而辛,性平,归属于人体的胃经、肝经、膀胱经,具有很好的利水凉血、安神明目、健脑补胃以及抗衰老功能,具有散瘀消肿、通经、活血等作用,同时也具有生肌疗疮的作用,具有较好的保健功能和药用价值,以及良好的降低血清胆固醇和一定的消炎解毒功效。黄花菜被列为“植物性食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健脑食物”之一。孙中山先生喜食的“四物汤”即以黄花菜、黑木耳、豆腐、豆芽同烹而成。
食用鲜黄花菜时,如烹制不当可能引起人体中毒。新鲜黄花菜中含有一种被称为秋水仙碱的物质,其本身没有毒性,易溶于水,但被人体吸收后可氧化生成剧毒性的二秋水仙碱。二秋水仙碱对胃肠道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可导致人体中毒。个体食用50~100g鲜黄花菜就有中毒的危险。鲜黄花菜中毒潜伏期短,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口渴、腹痛、头晕、耳鸣等症状,严重者可致死。该病程短,愈后良好。在选择食用黄花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人体的体质特征,对于一些有湿热症的病人或者阳气偏旺的人,不太适合食用黄花菜。
新鲜黄花菜在食用前应置于水中充分浸漂(约1小时),或先用开水烫漂再烧熟煮透后食用,且一次食用量不宜过多,最好以不超过50g为宜。鲜黄花菜经蒸煮后晾干成干制品,日常生活中以干黄花菜入馔较为常见,其中秋水仙碱基本上已被去除或破坏,故选食干黄花菜更为安全。
本文出自“科学健康人”项目
文章来源:北京营养师协会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
排版:萝卜娟
审核:淡定珠子、六朵、苍翼蝴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平台立场,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