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口罩”问题有点大,相比起来,某省全面放开防控,引起的反响也有点大。
有人欢喜有人忧。
但是生活要慢慢回归正常,“放开”是大势所趋。
或许,更多人可能更关心:放开后,如何保全自己?
要怎么做,才能让自己“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要想不被邪所伤,就要提升自己的正气。
今天我从我们擅长的食疗相关方面给大家一些建议。
后“疫”时代,正气,要轻轻“提”起目前大多数是无症状的,这提醒我们什么?
提醒我们做预防的时候,不要用力过猛。
建议大家采用平和食疗法,顾护正气,清散表邪。
从今年的气运和现代人大多数体质特点来说,我个人仍是建议以健脾为主,辅以祛湿、祛风、润燥为食养原则。
另外,少部分人群要注意行气解郁。
提升正气,相当于大家常说的提升免疫力。
很多人喜欢问,吃什么增强免疫力?
这个不是一句空头问句,落在每个人身上,都有不同的意义。
答案是:改善我们身体的偏性,朝好的方向走,才能提升免疫力!
人与人之间,有差异性。比如气虚的人,补气就是提升正气;痰湿重的人,化痰祛湿就是提升正气;寒湿重的人,温阳散寒就是提升正气,等等......
人与人之间,也有共同性。比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的体质因为地域环境有区域共同性;比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的体质因为饮食习惯、生活方式有群体共同性。
平时家里人一起用的食养,有没有一些通用的方法呢?
也有。
比如:茯薏茶加纹党白术煮水,仍是强身健体,增强抵抗力的一个良方。
如果觉得口干可以加上乌梅。大家在这个冬天仍可经常食用。
这里也推荐大家试试下面这个茶方,我取名为:坊薏茶。
坊薏茶
【材料】:
五指毛桃10克,茯苓10克,甘草5克,薏仁10克,炒扁豆10克,怀山10克,枸杞10克,陈皮1/3片,麦芽10克,芦根5克,薄荷1克,桑叶1克。
【做法】:
所有材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60分钟左右即可。
五指毛桃名为南芪,可补气健脾,提升抵抗力。
佐以肺脾肾共补的怀山、肝肾同补的枸杞,可安五脏。
佐以配薏仁,两者制性取用,中和寒热,既减去薏仁的寒虑,又免去五指毛桃的热忧。
陈皮、茯苓、薏仁、扁豆,不仅健脾祛湿,还可以避免补而滞气。
芦根清热生津,助解内热。桑叶配薄荷,可解表,可润肺。
麦芽消积,但很多人应该想不到它和薄荷一样可以疏肝解郁之效。心情不佳时,免疫力也相对较差。麦芽将郁结之气发散掉,保持好心情,精神满满地面对生活,坦然地面对、抵抗外邪。
之前给大家出过一道防疫汤—健脾七君汤,很受大家好评。
这次根据目前的节气特点,也搭配了一道新的防疫汤,大家有空时不妨试试。
十全九美预防汤
【材料】:
党参15克,茯苓10克,炒扁豆10克,黄豆10克,黑豆10克,绿豆10克,怀山15克,百合10克,天麻10克,陈皮2克,瘦肉100克,切段猪骨250克,生姜6片。
【做法】:
- 瘦肉洗净切大块,略飞水;
- 猪骨切段飞水十分钟;
- 汤包材料清洗,和生姜瘦肉猪骨一起下锅;
- 加水后大火煮开改小火都1.5小时,加盐调味即可。
广东地理环境所致,“湿邪”是各种传染疾病寄生的帮凶,“湿困”是大多数人体质上的“硬伤”,因此,在广东要特别注意健脾祛湿。
本汤也以健脾祛湿为主要考虑方向,但是一般寒凉的食材易伤脾胃,所以祛湿方也要求平和。
党参怀山陈皮等材料顾护脾胃,再用三豆清热解毒、茯苓扁豆祛湿,再加上百合润肺滋阴,避免过度祛湿伤津。
2022年冬天的气运特点是厥阴风木太过,因此加上天麻,息风平肝,从而更好地应对2022冬天。
这是一道适合大多数人的汤方,健脾祛湿,扶正祛邪,提高免疫力,帮助预防流感、新冠等流行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