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率,净利率超过30%的上市公司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17 04:49:55

净利率,净利率超过30%的上市公司(1)

净利率是指经营所得的净利润占销售收入的百分比,经常用来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

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x100%

净利润=利润总额x(1-所得税率)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投资收益(-投资损失) 其他收益 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上面的公式基本囊括了利润表的所有内容,从营业收入开始将企业的各项收支分门别类的展示出来,最终得出净利润这个数据。

但无论是净利润还是净利率,都是依据财务报表的数据计算得出的。财务报表数据会因为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发生扭曲,在这种情况下,净利率还能够反映企业真实的盈利情况吗?


净利润的扭曲

如果单纯从财务报表的表层来分析,影响净利润的最直接因素是所得税。所得税因为企业间税率的差异,会对净利润的大小产生直接的影响。

两家企业的收入规模和盈利情况相当,但其中一家企业有高新企业资质,就可以享受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这样两家企业所得税的计算结果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导致净利润的差距。

税率的差异可能由于规模不同导致,小微企业享有企业所得税优惠;也可能受到企业相关资质的影响,例如高新、双软、动漫企业等资质都会有相应的所得税优惠;在不同国家设立的企业,所得税率也不同。所得税产生的差异最终都会在净利润中体现出来。

在利润表上从净利润往上查看,另一个影响因素就是利息费用。利息费用中包含企业通过债权筹资所发生的利息支出,因为每家企业所采用的筹资手段不同,产生的相应资本成本也不同,就会导致利息支出的差别。

同样向银行申请贷款,所选择的银行不同、贷款金额和期限不同、企业本身信誉以及经营情况的差异、能否提供担保等额外保证,这些都会造成贷款利率的差异,体现在利息支出中可能就会出现很大的偏差。

接下来要考虑的是折旧和摊销,固定资产需要计提折旧、无形资产需要进行摊销,但由于资产类别和使用目的的差别,对于资产使用年限的评定会发生变化。放在办公室里妥善保管的资产会比放在户外等严苛环境中的资产使用更长的时间。使用年限的不同会影响每年计提折旧的金额,也会对净利润造成影响。

基于上面这些在财务报表上有迹可循的影响因素,净利润可以演变为EBITDA,也就是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如果是两家企业进行盈利状况的对比,EBITDA可能比净利润更加具有可比性。同样我们也可以利用EBITDA来替换净利润,用来计算企业的利润率。

除去上述的这些因素,如果我们进一步挖掘财务报表数据,还可以找到一些隐藏在深处的导致利润扭曲的因素。

首先是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例如出售资产的损益、坏账损失等等,这些项目带来的收益或是损失,并非每年度都会发生,但对于净利润的影响却可能是巨大的。假设某企业在三年前收购过一家公司,期间产生了大额商誉,商誉每年度都需要进行减值测试。商誉减值测试的过程实际就是对于被收购的公司重新进行价值评估的过程,期间人为可干扰的因素很多,所以收购后连续两年都没有进行商誉减值。在收购后的第三年,突然对商誉进行了大额减值,导致净利润直接变为亏损。在接下来的一年考虑将被收购企业出售,如果出售价格高于目前减值后的账面价值,那么下一年度企业的利润就会由于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而大幅度提升,如果将前后两年的净利润进行对比,增长比率会超过100%,这样就会给外部传递出一些利好信息。但如果剔除非经常性损益,实际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可能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收入确认的是否准确、是否符合会计准则的要求、是否符合收入成本配比的原则,对企业的净利润也会产生影响。很多企业在进行收入确认时,还是会按照开票确认收入,忽视了企业承担义务后应享有的权利,这样会直接导致收入成本不配比,造成净利润的高估或是低估。例如项目已经开始执行,企业付出了成本,应该按照项目进度确认收入,但合同约定按照三个时间节点来进行票据结算,这样就会导致开票回款和实际项目进度产生了时间差,如果按照开票确认收入,成本已经发生但是收入没确认,就会低估净利润;如果已经开票确认收入但成本尚未支出,就会高估净利润。

一些流程或是单据的时效性也会影响净利润,最简单的例子就是费用报销。费用报销如果提交流程不及时、流程中转时间长、期间出现票据丢失等情况,就会导致财务记账出现严重延迟或是出现缺失,这样就影响了期间费用的准确性,进而影响净利润。

还有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支出在当期的压力,会想办法将费用资产化。例如研发支出,可能最终形成的无形资产未来并不能为企业创造收益,但将研发支出资本化,无疑会减少企业当期的利润压力。

关联交易是企业与关联公司发生的交易,因为是关联企业,所以交易中的转移定价是否公允合理,对净利润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是同属集团内的关联企业,在交易的过程中很可能出现人为干涉的情况。集团可能会出于税务筹划的考虑,将利润转移至税率更低的企业,或者是为了让某些企业的业绩看起来更好看等原因,利用关联交易来对下属子公司的收入、利润进行干涉,这样也会造成利润的扭曲。

在中小企业,造成利润扭曲的因素更多是因为企业一些违规操作带来的。非全额为员工缴纳五险一金会让人力成本降低,设置内外两套账或利用私人账户收款可以隐瞒收入、利润,买票作为成本入账会降低企业所得税,这些违规操作会让净利率指标失去意义,没有参考价值。

即使利润未出现上述被扭曲的情况或是我们对利润数据进行了还原,这样产生的净利率真的可以代表企业的盈利能力吗?企业经营获取利润,目的是为了能够积攒可用于未来发展的资源,由利润所带来的资源,就是资金,所以在通过净利率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时候,我们不得不考虑经营现金流的状况。


利润和现金流的关联

净利润反映企业一段时间的经营成果,而这些经营成果所转化的资金状况,会在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中体现。想要将净利润与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进行关联和转化,最简单的方式就是编制现金流量表的间接法。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进行财务分析的时候,对于现金流量表都只考察直接法编制的部分,经常会忽略间接法。间接法的主要作用,一方面是对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科目的变动进行勾稽关系的检查,另一方面就是展现了净利润转化为资金的过程,以及期间各种影响因素所能影响的金额大小。

想要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需要考虑调整以下项目:

第一是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例如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这些都会直接减少利润,但并未带来资金的流动;

第二是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例如处置固定资产的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等,这些损益是由投资活动或是筹资活动产生的;

第三是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例如应收款项的增减、存货的变动等等。例如应收账款的增加意味着收入增长、净利润增加,但同时又没有带来经营现金流入,所以在间接法编制时,需要从净利润中扣减。

最终调整出的结果就是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这部分才是沉淀在企业账户中,企业可自由支配用于未来发展的资金。

企业有利润有资金,证明企业正处于一种良性发展的状态,具备自造血能力,依靠自有资金可以维持企业发展;企业有利润无资金,可能企业采取了某些冒险的发展战略,例如过于宽松的客户账期,导致资金回流慢,企业需要垫付成本,长此以往会给资金造成过大压力,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企业存在收入造假,虚增的收入无法产生现金流入,导致利润和资金不匹配;有现金无利润,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企业收取了大量的预付款、保证金等,例如培训机构的课程费、网站的会员充值、平台开店或是直播的保证金等,这些可以为企业带来资金流入,但在收入确认方面,却需要按照实际的消耗来进行确认,这种情况下需要持续关注企业的发展情况,避免利润亏损带来的对未来资金的消耗,持续发展下去会让企业产生资金链断裂风险;无利润无资金,这类企业恐怕维持经营都困难。

所以在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时候,需要净利润结合现金流来进行判断,这样才能完整看清企业的现状。


按照上面的思路,我们可以继续发散一下。在财务管理课程中,计算企业的外部筹资额时,通常是根据新一年度企业的资金需要量减去内部利润留存。内部利润留存=预计营业收入x净利率x利润留存率,通过上面净利润与资金不配比的情况,我们可以考虑这个公式存在的缺陷。

利润留存不意味一定可以转化为现金,这样内部筹资渠道能够提供的资金就可能比按照公式计算出的结果低,那么外部筹资就需要获取更大的额度,现实可能并不如公式计算所显示的那样理想。

所以在进行财务指标计算和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去分析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这样财务指标的计算才是有意义的。

结束后的碎碎念:我在之前的财务分析文章中很少会单纯提及财务指标,因为我在实际工作中很少会在财务分析报告中展示这些。但最近我也在反思,这些财务指标究竟可以在财务分析中起到什么作用?单纯的使用框架来生搬硬套是没有用的,需要按照指标所指向的思路来进行细化、拆解,其中也需要一些发散思维,让计算出来的指标更加贴合企业的情况,也更能满足财务分析报告使用者的需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