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三年,朱瞻基以胡善祥未能诞下皇帝子嗣且身体多病为由,废掉了胡善祥的后位。随即朱瞻基降旨赐胡善祥"静慈仙师"的道号,让其出家于长安宫之中。然而明宣宗的生母张太后,很是喜爱贤惠善良的儿媳胡善祥。所以当时的张太后经常将已经出家的胡善祥,招入太后寝宫清宁宫之中居住。每当朝廷举行宴会之时,张太后都会邀请胡善祥前来参加,胡善祥的座位更是被她安排在了孙皇后的座位之上。可以说孙皇后对胡善祥的情感,是无比怨恨的。
公元1442年10月,张太后病故,胡善祥因婆媳之间深厚的感情,每日茶饭不思也身患重病。1443年,胡善祥不幸病逝。对自己原配的结发妻子,朱瞻基并没有念及旧情,他只是以普通妃嫔的礼仪,将胡善祥安葬于金山陵墓中。而胡善祥的谥号,朱瞻基依然沿用了"静慈仙师"的道号。当时朝中大臣以及民间百姓,无不同情这位贤良淑德的废后。朱瞻基虽然在晚年也曾对胡善祥出家一事有过愧疚的表示,但他并没有付诸于行动,只是时常感叹当时的自己是少不更事的。
天顺六年,皇帝已经由朱瞻基变成了其长子朱祁镇,也是在这一年朱祁镇之母孙太后病逝。在婆婆死后,朱祁镇的皇后钱氏,经常规劝自己的丈夫,应该恢复胡善祥的后位,以彰显帝王宽广胸襟。对此事犹豫不决的朱祁镇,便询问起大学士李贤的意见。李贤对朱祁镇进言道:您应该以皇后的身份,将胡善祥的棺椁迁入先帝陵寝,然后再将她的牌位安放于奉先殿内,以供后人进行祭祀。这样一来,你虽然是对方的庶子,但天下人必然会称颂陛下的孝行。
天顺七年七月,朱祁镇果然恢复了胡善祥的后位身份。但他给胡善祥的谥号却是:恭让诚顺康穆静慈章皇后。从这一谥号便可得知,朱祁镇为了让自己生母,孙太后的谥号比胡善祥的谥号显得更尊贵,他采用了胡善祥出家时的道号。虽然朱祁镇为了彰显自己的帝王胸怀,以皇后之礼为胡善祥修建了陵墓,并将病故的永清公主安葬于胡善祥的陵墓中,但朱祁镇并没有让胡善祥的牌位配享太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