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是唯一会飞行的哺乳动物,俗称“飞鼠”。其外形与家鼠类似,又喜欢在阴暗的夜间活动,因而蝙蝠在文学作品中常常扮演反派的角色,形象比较负面。
但是在中国民间,因蝙蝠喜欢倒悬,而 “蝠倒”与“福到”谐音,人们喜欢在家具上雕刻倒悬的蝙蝠,以祈求“福气到来”,蝙蝠的形象因此也可以登堂入室。
现代科学家发现,蝙蝠不但外形与生活习性特殊,身上还携带有140多种病毒,其中有60多种病毒可以传染给人类,称之为“移动的病毒库”丝毫不为过。
2003年肆虐的SARS病毒,在非洲流行的埃博拉病毒,以及现在正在传播的新型冠状病毒,相关证据表明,有很大可能都是源自于蝙蝠。
南方某些地区的人喜欢用蝙蝠炖汤喝,美其名曰“福寿汤”。如果知道蝙蝠身上有这么多病毒,不知作何感想。
我们都知道,病毒复制能力强,又容易发生变异,人体的免疫系统很难对付。那么问题来了,蝙蝠身上携带了这么多种病毒,它们自己为什么不会生病呢?蝙蝠的生理结构究竟有何特殊之处,其中的原理能不能借鉴到现代医学中、以免人类遭受病毒的攻击呢?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蝙蝠之所以不惧病毒,与它们的飞行能力有莫大的关系。
一般的哺乳动物的细胞质内部,是不含有DNA的。细胞质内出现了DNA,免疫系统会立即启动以清除这些物质。免疫系统与外来DNA势不两立,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病毒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或RNA。但是,蝙蝠的机体却比较特殊。
蝙蝠作为一种能够飞行的哺乳动物,却没有鸟类那样轻盈的羽毛和中空的骨骼,飞行时需要消耗巨大的能量。细胞产生能量需要消耗葡萄糖和氧气,这个过程中会合成大量的蛋白质,DNA链接被不断地分开和组合,产生的自由基会破坏掉蝙蝠自身一部分DNA。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这些游离DNA已经为蝙蝠的免疫系统接受。
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感染病毒致病或致死,大多数是因为免疫系统应激导致的强烈炎症反应,而不是因为病毒抢夺了机体的营养或破坏了功能器官。而当病毒以DNA或RNA为表达形式进入蝙蝠身体后,蝙蝠的免疫系统不会产生应激反应,病毒就可以在蝙蝠体内与蝙蝠的正常细胞共生。
蝙蝠能够携带一百多种病毒而不生病,其实只是进化过程的一个BUG,是为了获得飞行能力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对蝙蝠自身的健康并无益处。人体的免疫系统是一道紧固的防线,能够迅速识别出异体蛋白并进行清除,有效保障了我们免受病毒和细菌的攻击。
虽然免疫系统有时候反应过激,在*死病菌时偶尔会伤害到自身,但其工作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如果为了追求容忍病毒的能力而降低免疫系统的敏感性,人体对变异基因的清除能力就会下降,更容易罹患癌症等致命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