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君,一切来路皆可追。
又到了一年端午季,在端午众多习俗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吃粽子。但其实,粽子并不仅只是属于端午的食物,最初食粽的缘由也与屈原无关……
1
粽子为何像牛角?
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吃粽子的?目前还无法确定,但在汉代开始有了关于粽子的记载。
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注“糉”字称:“糉,芦叶裹米也。”而粽,便是糉的俗字,可见在东汉时期,已经有了芦叶包裹米做粽子的做法。
而粽子,在当时还有一个更为知名的称呼,叫“角黍”。西晋人周处在著作《风土记》中云:“一名粽,一名角黍。”所谓角黍,“角”是牛角外形的意思,而“黍”是指内在包裹着的黍米,“角黍”便指用芦叶或菰叶包裹着黍米,制作成牛角形状。这种模样,可能是最初的粽子。
(清)徐扬《端阳故事册》之《裹角黍》
为什么是黍与牛角状呢?这便与当时食粽的缘由有关了。
黍,在古代常被用于祭祀祖先,《管子》言:“天子祀于太祖,其盛以黍。黍者,谷之美者也;祖者,国之重者也。”此句说明当时天子祭祀先祖会用黍作祭品。《诗经·甫田》写“……以御田祖,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以谷我士女。……报以介福,万寿无疆!”也可看出早期人民在祈雨和祭祀时会用到黍,而用黍制作“角黍”,正是看中黍在祭祀中的价值。
牛角形也与祭祀习俗有关。“牛”作为农业生产时期的重要牲畜,本身便为祭祀的重要祭品,它象征着古代劳动人民对祖先和天命最诚挚的敬意与期盼。而角黍作为祭祀食物,自然不可能每次都宰*耕牛取牛角,这太过浪费,所以古人选择将黍包裹成牛角形,取耕牛祭祀的意义。
流传于广东河源等地的牛角粽或许是最像古代的粽子
2
夏至才是属于粽子的节气
现在的粽子被认为是端午节的食物,但在早期文献记载中,食粽不止与端午联系,更重要是“夏至食粽”的习俗。
关于夏至时节吃粽子,有很多记载:如《风土记》中说:“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到了唐代,白居易回忆夏至,也会自然而然地思念起夏至筵席上香糯的粽子与鲜美的烧鹅。(“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鹅鲜”)可见在夏至时分,粽子是多么典型的时令佳肴。
齐白石《端午美味图》
其实,夏至食粽,更有其文化渊源。夏至时分,“……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礼记·月令》)”
这就意味着,夏至时刻因为白日最长,有所谓阴与阳争夺之意,阳气正盛,而阴气也欲起。用叶包裹黍制作的“角黍”,黏着不分,也有阴阳相裹,未完全分散的意蕴——这与夏至“阴阳争”特性相似。
但随着时代发展,过夏至节的风俗渐趋衰弱,人们逐渐淡忘夏至吃粽子的传统,屈原传说愈发流行,端午食粽逐渐成为主流。
3
粽子怎么和屈原捆绑在一起的?
屈原生活于战国时期,但在他死后的几百年间,文献记载皆未提及屈原与粽子的关系。这令人不禁好奇,我们现在所言“食粽祭屈原”的传说,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
傅抱石《屈原图》
这一切离不开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人物——吴均。
吴均是南朝梁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他所撰写的《续齐谐记》是继南朝宋《齐谐记》而作的一部六朝志怪小说,里面记下了许多条志怪故事,其中便有五月五日作粽祭屈原的故事——
当时楚地常有人用竹筒装米投到河中祭奠屈原。汉时长沙有一人叫区回,白日见到屈原,屈原告诉他:“感激你的祭奠之情,但是投掷的食物都被蛟龙偷走了,如今再投食可以用楝树叶包着,再用五色丝线系着,蛟龙就不敢偷了。”区回照着办了,此后这种习俗便固定下来,流传后世。
《续齐谐记》是部志怪小说,其中的故事有可能是当时文人或吴均自己的创作,真实性已不可考。
“食粽祭屈原”说在最初也并未引起很大反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屈原的故事以及他“虽九死其尤未悔”的爱国精神越来越被后世所铭记,粽子也渐渐成为屈原传说的一部分。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小小粽子在时代与文化中流转,从夏至到端午,从祭祖之用到祭奠屈原,食粽的意蕴也渐渐固定下来。
如今,每逢端午,家家户户都会制作或采买各式各样的粽子,嘉兴粽、湖州粽;糯米粽、黄米粽;甜粽、咸粽……各地拥有不一的粽子,它们外形各异、口味亦有不同,但都包裹着绵延千年的历史文化。
端午已到,粽子飘香。你吃到家乡的粽子了吗?
撰文 |张 鑫
光明日报“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