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中国人为什么要「剃头」,肇始于清朝初年的「薙发令」。
375年前,清军入关,明朝灭亡,满人入主中原,其习俗之一便是留发结辫。满族人长期生活在马背之上,将辫子束缚起来,更方便骑马射猎。但是,对于刚刚入关的满族人来说,他们并没有将这种习俗推广的意愿,倒是一位汉族降官孙之獬,贪慕富贵,求荣心切,在上朝的时候剃发留辫,穿着满族官员的服装。
尴尬的是,无论是汉臣还是满臣,并没有人理睬孙之獬,大家都看不起他。不料,孙之獬羞愤中上书,力谏全国削发易服,于是,便有了给汉族百姓带来痛苦的屈辱的「薙发令」。
《东华录》记载:「自发布告之后,京城内外,直隶各省,限旬日尽行剃完。若规避剃发,巧词争辩,决不轻贷。」薙发令足够严格,是满族人从精神上征服汉族人的具体表现,且态度十分强硬,宣称「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
此时,汉族百姓彷佛大梦初醒,深切体会到自己已然成为亡国奴。于是,平日里温柔敦厚的百姓们再也无法忍受由异族摆布的命运,开始自发地兴起保卫头发的抗争。最著名的便是江阴保卫战。
经历了数年的反抗和多少人的死伤,大多数百姓开始保持正月里不剃头的习惯,一些文人士大夫还高喊着「头可断,发不可剃」。正月里不剃头,并不是忌讳对舅舅不吉利的预言,而是借用「死舅」的谐音——思旧,来表达故园之思和精神上的反抗与不满。
正月不剃头也有养生的说法。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人们在春天尤其讲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中医理论上来说,春天万物生发,应当让头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违反这个规则,可能会伤及肺部。
直到现在,中国很多地方还保留正月不剃头的习俗。现在,满汉早已是一家,硝烟和战火、矛盾与隔阂早已化解,我们保留着古老的习俗,宣扬着具有年代感的俗语,更多意义上是传统文化的体现。至于理发,只有一个原则——头发什么时候长了,就去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