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蝙蝠的寿命在20到40岁之间,平均寿命在37岁,就单从寿命来看,这又是一件比较神奇的事情。
因为我们现在都知道蝙蝠携带大量的人畜共患的病毒,而且很有致命性,但蝙蝠既不会生病,而且似乎对其寿命也没有任何影响。还有在哺乳动物中,新陈代谢(其与心率有关)、体重和寿命之间有一个相对简单的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随着哺乳动物体型的增大,新陈代谢会减慢,寿命也会延长。
例如,一头蓝鲸体重可达180吨,心率在潜水时可低至每分钟2次,返回海面时最高37次,可以活到80岁,一头非洲象体重5.5到8吨之间,心率为每分钟40次,可以活到70岁,而一只普通的家鼠体重就较下,心率也快,一般只能活1到3岁。当然也有例外,我们人类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现在的寿命大约是同类型哺乳动物的四倍,例如熊的体重往往比我们大很多,但很少能活过30岁。
人类的话确实是个例外,但在远古时代还是很符合以上的规律的,例如:茹毛饮血的年代人的平均寿命其实也在二十来岁左右,进入农耕时代人类的寿命就得以增加,这是因为我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条件的改善。现在的人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了76.8和82.9岁之间。
但蝙蝠无论如何在哺乳动物里面都是个例外,其寿命远远超过它应该有的寿命,因为蝙蝠的体型小,其飞行时最高心率可达791到1066次每分钟,上文也说了有些甚至能活到41岁,这比同样大小的哺乳动物寿命长了将近8倍,而且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蝙蝠寿命要比靠近赤道生活的蝙蝠平均寿命要长。下面就说下蝙蝠为何可以和病毒和谐共处,为什么拥有如此长的寿命?
蝙蝠缺失某种对病毒敏感的基因,而且它们的心率、体温波动范围很大
蝙蝠能够迅速传播感染人类的病原体,但它们不会遭受人类已知的最危险、最致命的病原体的侵害。研究人员通过对蝙蝠基因的分析后指出,蝙蝠的健康和寿命与它们飞行能力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蝙蝠不仅会飞,而且能长时间飞行,在这个过程中机体必须提供足够的能量保障,那么新陈代谢、心率、体温这些指标都会大幅提升,例如:心率每分钟达到1000次左右,体温升到40度左右。这个过程就会破坏蝙蝠的正常细胞使其产生在体内游离的DNA片段(自由基),一般情况下,免疫系统会认为这些游离的物质是外来病毒,并发起攻击,但蝙蝠为了正常飞行在进化的过程中改造了自己的基因。
科学家研究了大型果蝠和小型食虫蝙蝠的基因,发现这两种蝙蝠的基因都缺失了一部分,而缺失的这部分基因会激活免疫系统对病毒进行强烈的反应,并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风暴。这些细胞因子其实是一种求救信号,它会让免疫系统霎时间火力全开,以损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方式去攻击病毒,最后导致免疫系统过度反应损伤自身细胞,危及生命。
这种过度反应实际上是在*死了宿主,而不是病毒本身。事实证明,蝙蝠缺失的这部分基因正是它不生病可以和病毒和谐共处的原因。而蝙蝠的免疫系统在自身受到感染时不会产生这种破坏性的细胞因子反应。
蝙蝠并非对所有的感染都可以免疫,事实上,北美有数百万只蝙蝠经常会死于一种叫白鼻综合症的真菌感染。这种真菌就可以引起蝙蝠免疫系统的反应过度,最后*死蝙蝠。
飞行能力与蝙蝠的寿命息息相关
除了避免病毒感染,蝙蝠也不会患上与年龄有关的疾病或癌症。蝙蝠的体型和老鼠差不多,但老鼠只有两到三年的寿命。蝙蝠的寿命在20到40岁之间。研究人员认为这与蝙蝠的飞行能力有关。
飞行是一种消耗大量能量的极限体力活动。这会产生自由基,导致组织损伤和癌症等疾病。因此蝙蝠在进化中还拥有了大量的DNA修复基因,其中包括一种名为P53的基因,它参与修复受损的DNA。这就使得蝙蝠随着年龄的增长并不会患一些老年疾病,就算细胞分裂再快,也不害怕发生错误和损伤。
还有虽然蝙蝠在飞行中的心率高,但它一天中有70%时间是在休息,心率会明显下降,体温也会降至38度,并且高纬度的蝙蝠在冬天也会冬眠,其心率会降至每分钟仅3—5次,体温会降至24~28度。因此高纬度冬眠的蝙蝠会比赤道附近的蝙蝠活得时间稍微长一些。
蝙蝠这种生物既可以与病毒共存,也拥有很强的基因修复功能,因此就拥有了很长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