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华北和黄淮地区刚刚遭遇了一轮大范围的雾和霾天气过程。人们似乎已对“一拉窗帘以为我瞎了”的情况习以为常了;继秋裤之后,口罩也成了冬季的标配。
对于如何选口罩,网上有各种各样的经验分享,那么哪种才靠谱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的专家指出,挑选口罩要考虑头面部密合度、呼吸阻力、颗粒物过滤效率、人群适配性以及卫生安全性这5个方面。
一次性无纺布口罩不管用上述5 个方面是根据现行的口罩生产相关国家标准总结出来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王琼、吴亚西两位专家撰文指出,在5 个方面当中,颗粒物过滤效率是首要参考项。
从这一角度讲,普通口罩及一次性无纺布口罩阻挡雾霾颗粒及微生物的能力远远不够,只能阻挡灰尘和大颗粒物(比如扬沙)。建议选择标有KN95 或N95(在标准规定的测试条件下,过滤非油性颗粒物最低效率为95%的口罩)、FFP2(最低过滤效率94%)及其以上标准的口罩。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了两项实验,其一是测定环境中PM2.5 浓度后,再测定实际佩戴口罩后口罩内部的PM2.5浓度,比较前后的差别。
结果显示,在PM2.5 浓度约350微克/立方米的环境中,实际佩戴KN95 口罩后PM2.5 下降率高于84%,KN90 口罩的这一数字为81.5%,而普通一次性无纺布口罩没有任何效果。
与脸部贴合性强不让PM2.5钻空子雾霾天我们常戴的这些口罩,专业上叫做“ 随弃式面罩”。国家标准《呼吸防护用品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中指出,随弃式面罩的结构应能保证与面部的密合,且应在使用寿命期内不出现变形。专家解读表示,原理很简单,密合性差的面罩,会使雾霾颗粒从面罩与头面部之间的缝隙进入,面罩则形同虚设。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员在第二项实验中,先测定环境中悬浮颗粒的浓度,然后测定口罩覆盖仪器采样口后悬浮颗粒浓度,比较前后的差别。结果显示,KN95 口罩对悬浮颗粒的阻挡率大于91%,普通一次性无纺布口罩的阻挡率仅为45.5%。
这说明,普通一次性无纺布口罩无法紧密贴合脸部,因此无法起到阻挡颗粒物的作用。
呼吸通畅的口罩难防霾提起口罩的呼吸阻力,人们大多有这样的感觉:防霾口罩戴着憋得慌,戴着不憋得慌的口罩难以防霾。
中国消费者协会曾联合5 家地方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进行口罩防护性能比较试验。试验结果发现,呼吸阻力小的样品,除带有呼气阀样品外,多少都存在悬浮颗粒过滤效率偏低或泄漏率偏高的情况。因此一般人群佩戴,如果想要达到防霾效果,不妨挑选通气性弱一些的口罩。为保证戴上口罩不至于憋闷、缺氧,只有减少户外活动。
建议老年人戴有呼气阀的口罩戴口罩还要考虑人群的适配性。对于老年人或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建议佩戴有呼气阀的口罩。呼吸阻力大的口罩不建议佩戴。
儿童选择口罩大小要适合脸型,口罩的呼吸阻力也不要大。家长可以将口罩紧贴在自己脸上正常呼吸,感觉是否顺畅,并提醒孩子呼吸不舒服时,及时更换口罩。
戴N95口罩别超过4个小时从卫生安全角度讲,“N95 的防霾效果虽好,但也不能将小颗粒物完全拒之门外。没有阻挡住的颗粒会吸附在口罩内壁。因此戴够4个小时就要更换。”江苏省人民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黄茂表示,普通口罩佩戴两个小时左右就需要清洗一次,清洗之前要用开水浸泡5~8 分钟。口罩清洗之后如果长时间没有戴,还要重新清洗再戴。
另外,身体健康的人在日常生活和正常的社会活动中,不建议佩戴口罩。如果长期戴口罩,会使鼻黏膜变得脆弱,失去了鼻腔原有的生理功能。
链接:
《自然》子刊:无纺布口罩 盐有助*灭病毒
英国《自然》杂志的子刊《科学报告》(ScientificReports)刊文称,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普通外科口罩即无纺布口罩的纤维过滤层上添加了一种特殊的氯化钠盐涂层,将其做成了一套通用且可重复使用的病毒灭活系统。
这些覆盖在纤维表面的盐在接触病毒气溶胶时发生溶解,在干燥过程中再次结晶,从而*死病原体。
在密封测试中,盐覆盖滤芯在过滤效率上明显高于传统口罩过滤层。用经盐覆盖滤芯过滤过的病毒感染实验鼠,获得了100%的存活率。研究者还论证了该项技术对任何亚型的流感病毒都具有高效的灭活功能,且不会受极端环境储存条件的影响。
保健时报记者 楚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