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兴日报-嘉兴在线
在苦难中体会爱
——读《青铜葵花》有感
最近看了一本书,名叫《青铜葵花》,这是一个描写苦难与坚守的故事。
打开扉页,好似翻开了一幅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边远农村的画卷,芦苇荡、大河、堤坝、滩涂……一幅幅画景慢慢呈现在我的眼前,质朴的人物,生动的事件,将我带回到那个年代。
在这里,苦难是一本厚厚的书。青铜家是大麦地最穷的人家,可他们却收养了葵花,饥饿每天都在抽打他们,可他们却努力地想让葵花生活得好一些。青铜为了能多卖出一双芦花鞋,硬生生脱掉自己脚上的新鞋,一个年仅十岁的孩子,赤着脚在风雪天从集镇上走回家。 但是苦难没有把他们打倒,相反却赋予了他们无穷的能量,让他们每天都生活得乐哈哈的。
在这里,人心是一碗清亮的水。这是一部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利益冲突的小说,没有坏人,人性的光辉在这里得到了无限放大。青铜用头顶着妹妹看马戏,为妹妹制作萤火虫灯、冰珠项链等等情节,无不将一个乡下失语的哑巴哥哥对妹妹的爱描绘得细致入微。
即便是小说中微不足道的,连名字也没有的陌生婶子,也会细心帮助同行的小主人公葵花。翠环的妈妈会责骂女儿的小气,看马戏的大叔会原谅青铜的冒失,没有名字的大叔会堵住门不让上面来的人接走葵花……每个人的心都是清澈透明的,展现给我们的是一幅充满人性光辉的画卷。
在这里,善良是一盏引路的灯。贫穷,没有影响人们的善良。青铜奶奶为了葵花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照一张像样的照片,抵当了自己陪嫁的金耳环;为了孩子们能穿上一件新的厚的棉衣,不惜拖着老弱的身躯去异地摘棉花;青铜爸爸在人家柿子树下捡到一个柿子也要放到主人家的墙头上;青铜即便是在被冤枉后仍执着地找回那只失散的公鸭并放回嘎鱼家……善良的基因在他们身上代代相传,善良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小说文字质朴,情感丰富,字里行间流淌着暖暖的爱意,生活越是苦难,爱就越发动人。夜晚,翻开小说,看上一段,就会被书中的情感击中你的内心。
本文来自【嘉兴日报-嘉兴在线】,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