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
90%的香港导演都对爆炸有神之迷恋。
可以用一包炸药搞掂的事,一定要两包。
为的,就是让观众在疯狂中享受高潮。
相反之下,《使徒2》反而有了罕见的自觉性。
它试图用更精巧的设计,还原实战。
就说这一场缅甸闹市枪战,场面浩大,张家辉、古天乐二人全程紧绷。
他们以少敌多,镜头里全是谨慎和窘迫。
但他们每开一枪,那种观察、举枪、瞄准,又一枪毙命的细致描写,又体现专业。
每移动一个位置,度路线,找掩体,互相掩护,半个身位都容不得差错。
——这份实感甚至体现在每一次换弹夹,都大喊一声,让对方补位。
整场下来,两人只用两款武器,一把冲锋枪,一把手枪,没有一次扫射。
这就是港片升级的真。
为了这份真,钱嘉乐还尝试用真车去撞古天乐,古天乐为此抱怨“粉身碎骨”。
可惜,最后一场高潮戏,还是泄露香港导演一贯的底气不足。
西班牙“斗牛节”,再加一场追车戏。
车追人,人追牛,牛追车,这是一个大胆而创新的设计。
但难度确实太高。
牛不可控,街道复杂,人又太多。
最后,刺激是够刺激了。
但也仅有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