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张舰元
他对仕途颇为轻视,也不愿意做官。曾有这样一个故事,讲到张仲景一度担任长沙太守,但每逢农历初一、十五就不再办公,而是在大堂上为人置案诊病,即“坐堂”。因此,后人尊称张仲景为张长沙,其方为长沙方。
传说中,饺子也是在他卸任长沙太守、告老还乡时发明的。
返乡路上,正是寒冬时节,北风刺骨,大雪纷飞。张仲景看到很多无家可归的人衣不蔽体,饿得面黄肌瘦不说,耳朵也冻烂了,心里说不出的难过。
他总琢磨着,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来帮帮那些穷苦百姓。日思夜想,张仲景研究出一个好方法:喝一碗“祛寒娇耳汤”。
制图:张舰元
他先让徒弟们在空地上搭起棚子,支起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药物放在锅里煮熟,捞出来切碎;然后用面皮包起来,做成形似耳朵的样子,就叫做“娇耳”,再下锅煮熟。
每个穷人,都能从这儿免费领到一碗汤,2个“娇耳”——也就是后来的饺子。吃完之后,人们浑身发暖,再也没那么多人冻伤耳朵了。
行医救人的同时,有感于族人和老百姓无辜染上疫病而亡,张仲景开始耗费精力,广泛搜集古今治病的良方,包括许多民间验方,对坐药、洗浴、舌下含药等多种治病方法都加以细致研究,期待能让人们少受疾病之苦。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张仲景《伤寒卒病论集》。
制图:张舰元
经过许多年的努力,他获得了大量医学资料,结合自己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最终写出了《伤寒杂病论》十六卷(又名《伤寒卒病论》)。据考证,此时大约是公元205年左右。
只可惜,没过多久,张仲景就过世了。有史料记载,他大约卒于公元215~219年。那部奇书一度散轶,后来由晋代名医王叔和加以整理,才得以传世。到了宋代,渐次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二书。
感念于张仲景的成就,后世遂尊称其为医圣。
“其书为诸方之祖,时人以为扁鹊仓公无以加之,故后世称为医圣。”——明·赵开美刻《仲景全书》卷首《医林列传》。
张仲景的确擅长治病,理论颇丰。在研究前人医学著作的基础上,他提出“伤寒”是一切热病的总名称,还对前人留下来的“辨证论治”的治病原则深入思考,提出了“六经论伤寒”的新见解。
《伤寒杂病论》更被认为是“诸方之祖”,有人说,这是中国最早一部结合了理论与实际的临床诊疗专书。而张仲景则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传奇人物,足以成为后世医者楷模。
不过,如果只是医术超群,张仲景可能很难获得如此荣耀。人们更看重的,是他的高尚医德。
制图:张舰元
在那个乱世里,张仲景坚持以仁术济世,从许多传说中能看出,无论是君主重臣,还是穷苦百姓,他都一视同仁,用心救治。
每一次诊病,他都足够认真负责,力求让自己的病人得到尽可能好的医疗效果。
“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所谓窥管而已。”——张仲景《伤寒卒病论集》
他不喜欢那些“惟名利是务”的人,也不满同时代的一些医生,只会拿着一点家传的医术谋生,却从不想着钻研医学经典著作,不去拓展医学知识,诊断病情时只会应付病人。
传说,为了弄清草药的毒性,张仲景自己细品毒草,几乎因此身故。
当然,也有人说,很多张仲景的事迹以传说成分居多,不能太当真;甚至曾有人怀疑张仲景是否确有其人,理由是一些正史中并没多少与他有关的记载。
可那又怎样呢?
在张仲景这个人物身上,寄托了人们对崇高医德的尊敬,对所有优秀医者的尊敬,也映衬着古往今来,医生们悬壶济世的理想。
正如这样一句流传颇广的话:医者,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所谓医者仁心,大抵如此。
编辑:赵晓倩
责编:周兆军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