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孩子讲绘本时
该怎么给孩子提问题?
有家长很苦恼,说自己每次给孩子提问,孩子都很烦躁,一点也不配合。
为什么凯叔提问,孩子就愿意多角度思考,自己提问,孩子就连故事都不想听了呢?
其实,讲绘本时提问有一个原则:
那就是不要破坏故事本身的流畅性。
比如,凯叔在讲《这是一本书》时,虽然很想让小朋友们了解书本的发展历史,但凯叔并没有打断故事节奏。
凯叔先是声情并茂地把故事完整讲完,然后才给孩子们提出问题:
到底什么是书?
纸质书会不会消失?
这时,孩子带着听完故事的愉悦感,正好迫不及待地想表达看法。
凯叔又用“引申法”,把不同历史时期书的不同形态做成卡片,和小朋友们分享。
孩子们不仅收获了好听的故事、愉快的共读时光,还收获了丰富的知识。
其次,多用开放式问题,引导孩子表达。
很多父母为了检查孩子有没有认真听讲,会不自觉地问一些封闭式问题。
比如:“妈妈刚才讲到小兔子干什么了?”
这会让小朋友有一种在考试的感觉,反而会抵触表达。
凯叔问问题时,更重视引导,而不是考察对错。
每个问题,几乎都会给孩子自由表达的空间,比如:
“你们告诉我,你们现在最牵挂谁呀?”
“你们说,我们可以和他学到什么呀?”
而且,每次孩子回答完,凯叔都会给出鼓励的回应。
当孩子发现自己的想法被肯定,就会更积极地互动。
如果您还想解锁更多凯叔讲绘本技巧,那就快来预约直播间吧。
4月6日 晚8:00
凯叔继续直播讲绘本啦!
下周二,宝贝儿们将会听到
1、《我的爸爸叫焦尼》
作者:[瑞典]乌尔夫·尼尔森/文;[瑞典]爱娃·艾瑞克松/图;彭懿/译,
出版社:海豚传媒
适合年龄:3-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