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得到宣宗的赏识,第二年派他巡按江西。他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查办了几百起搁置的冤假错案,当地老百姓很是感激。于谦任职期间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留下了良好的口碑,获得了百姓衷心的爱戴。
在巡按江西两年的时间,于谦政绩十分卓著,于是明宣宗又越级提拔他为兵部右侍郎, 命他前往河南、山西等地巡抚。年仅32岁的于谦,成为当时地方最年轻的大官。
在19年的巡抚生涯中,他遍访各地,革新除弊,解决了不少民生大事,使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和提高,得到了当地官民的广泛认可,声威远播。
王振专权的时候,官场风气恶化,朝廷大大小小的官员为了巴结王振,都想方设法贿赂他。而于谦每次到京城办事,都不带任何礼品,就有好心人提醒他,他却甩甩袖子笑道:“吾唯有清风而已”。于是恼怒的王振指使人诬告他,并把他打进大牢。
当地老百姓听说后群情激愤,联名为他上书求情。王振只好把于谦放出来,降职为大理寺少卿。当地的民众不舍得他离开,再一次联名请求,当地的藩王也不断上言。看到民怨难平,王振不得已又恢复了于谦巡抚的职位。
虽然遭受波折打击,但能得到百姓如此的厚爱,他十分欣慰。
3
公元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不听于谦等大臣的极力劝阻,在王振的怂恿下执意带领50万大军北征瓦剌。由于指挥混乱,导致明军在土木堡大败,明英宗也被瓦剌军俘虏,50余名高级官员阵亡,大明军队全部覆没。
在这举国危难之时,于谦被任命为兵部尚书,成了“救时宰相”。于谦力主抗战,驳斥了徐有贞等人都城南迁的逃跑论调,避免了大明王朝国土沦丧。
由于当时皇子还十分年幼,于谦为了稳定民心,打消瓦剌利用明英宗进行要挟的念头,联合大臣拥立代王朱祁钰登基,此举也为后来他遭遇不幸埋下了祸根。
但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江山社稷,这样做却是最好的选择,胸怀天下的他,并没有考虑给自己带来的恶果。
瓦剌首领带领大军围困京城,于谦整饬军队,筹运粮草,号召四方部队来京勤王。在他的精心组织和调度下,打赢了京师保卫战。接着乘胜追击,收复并稳固了大片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