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短短12年的创作生涯中,芥川龙之介写了148篇小说,55篇小品文,66篇随笔,以及大量的评论、游记、札记、诗歌等。他的每一篇小说,题材内容和艺术构思都各有特点,这是因为他在创作的时候总是不断地进行艺术探索,也在这种刻苦下,芥川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文学奇迹。
芥川的文笔典雅俏丽,技巧纯熟,精深洗练,意趣盎然,别具一格,通俗易懂,但又有令人眼前一亮的本事,这也在日本的大正时期作家地位中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芥川的才华不仅限于雕工,更注重的是内容。
芥川龙之介的的文学可以看作是大正期小市民知识阶层的良心、感觉、神经、趣味等经提纯而获得的结晶。他的创作就是他学识与才华的化身,而不仅仅是一个传述者。芥川有一双独到的眼睛,他将自己看到的世界真实地展露在人们面前,这一双眼,是芥川的财富,更是读者们的财富。因此,我们总是能在芥川的故事里看到许多宝贵的人生感悟,引发读者们的思考。
《罗生门》这个故事正是创作于一个天灾人祸、民不聊生、社会动荡不安的乱世,其中的善与恶被刻意放大,成为了直击读者的利器。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生存的无奈故事,主人公是一个被主人赶出来的仆人,当他犹豫是否要做一个强盗维生时,看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妇人正在死尸上把头发。他义愤填膺,但是老妇却认为死尸生前行恶,自己这样做不过是维持生计,算不得错。听完之后,仆人也为了生存抢夺了老妇的衣服逃走。
人之初,性本善
故事最有趣的就是仆人的心里变化,十分耐人寻味。
社会荒凉,暗无天日,这是一个吃人的年代。仆人丢了工作,他几乎可以看见自己的结局:被人拖到罗生门楼上,让乌鸦啄食,死无全尸。
想要活下去只有一个办法:违背良心,成为一个恶贯满盈的强盗。
这个时候,仆人的内心十分纠结,但这两个选择中没有一方占上风。
生存和良心,这两个东西无法拿来比较,更无法证明哪个更重要。
但是当仆人遇上了做坏事老妇时,没做坏事的人就站在了道德的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