仆人的一念之间,将“恶”美化,毫无负担地丢掉了自己的良心。
我们往往是这样,当我们选择一条路的时候,这就决定了同另一条路背道而驰。
在这个时候,我们不会知道自己错过了一条怎么样的路,只能选择一直走下去。
芥川描述的这个人吃人的社会,也正是每一个仆人的选择塑造而成。
因此,我们能看到这个社会剥夺了人的尊严,自由,希望。
这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
夏目漱石曾在《心》中这样写道:
你会觉得你的亲戚不是坏人,是因为你在心里认定了一个类型的人是坏人,然而世界上并没有那种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坏人,平时大家都是好人,至少都是普通人,但是一到关键的时候就会露出獠牙,变成坏人,所以才可怕,所以才不能掉以轻心。
在《罗生门》中,我们看到所谓的人性就像蜘蛛丝一样脆弱,说断就断了。
但这个时候我们又不得不思考,既然当一个好人需要与我们人性的卑劣性对抗,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为什么要坚持?
确实,我们自己拿不出善良,好像也并不需要别人的善良。但最后我们就会发现,所有的人都活在了风口里,自己已经捂不热自己。
这也是芥川笔下的那个世界,让我们退避三舍,退之唯恐不及的人间地狱——罗生门。
我们都知道,日复一日保持一个好习惯其实没有那么难,真正困难的是重新培养一个好习惯。
如何成为一个好人也是如此,我们天生就是好人,我们需要为之努力的是要做别恶人。
这个世界上的后天形成的坏人,都是被环境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