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游玩需要多久,杜甫草堂适合玩多久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5-30 20:59:17

水槛

柴门西面小溪之上,临水建有一阁,这就是杜甫诗中多次提到的水槛。“水槛”二字楷书匾额的题写者为何鲁,两边的对联“此地经过春未老;伊人宛在水中央”由谭光祜撰写。何鲁为四川广安人,中国当代著名数学家。谭光祜为江西南丰人,清嘉庆年间(1796年—1824年)曾任四川潼川府知府,能诗文,擅书法。当年的水槛大概仅仅是木板配木栏,但却是杜甫非常喜欢去的地方,或凭栏眺望,或随心垂钓。杜甫在他的《水槛遣心二首》中细致入微地描绘了站在水槛上所看到的迷人风光“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现存水槛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

杜甫草堂游玩需要多久,杜甫草堂适合玩多久(9)

工部祠

草堂古迹中轴线的最后一进是工部祠,面阔三间,悬山顶,覆灰瓦。现存该祠也建于清嘉庆十六年。工部祠是祭祀杜甫的祠堂,因杜甫曾经入剑南节度使严武幕,担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而得名。“工部祠”匾额由著名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题写。明间擎檐柱上的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出自何绍基之手。民俗以正月初七为“人日”,而成都有“人日”游草堂、凭吊杜甫的习俗。

明间门柱上的对联稍长“自许诗成风雨惊将平生硬语愁吟开得宋贤两派;莫言地僻经过少看今日寒泉配食远同吴郡三高”,作者是王闿运。王闿运为湖南长沙人,清咸丰二年(1852年)举人,肃顺家庭教师,曾主持成都“尊经书院”。上联中的“宋贤两派”是指杜甫和黄庭坚分别开创的“剑南诗派”和“江西诗派”,下联中的“吴郡三高”是指三位品节高尚之士,一位是不愿意当国王的国王越王翳,另一位是不事傲而无礼的汉高祖,但事恭敬有加汉惠帝的黄公,还有一位是不与权贵为伍,终生隐逸山林的严光。在这三位“高人”身上,都可以看到杜甫的影子。两次间擎檐柱上还有一副对联“歌吟成史乘忠君爱国每饭不忘诗卷遂为唐变雅;仕隐好溪山迁客*人多聚于此草堂应作鲁灵光”,撰联者为清末著名学者、藏书家严岳莲。

杜甫草堂游玩需要多久,杜甫草堂适合玩多久(10)

*在工部祠

工部祠内,正中神龛内供奉杜甫,黄庭坚和陆游配享左右。神龛两侧有清咸丰朝四川什邡县知县钱保塘撰写的对联“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联中的“两贤”指后来配享工部祠的陆游和黄庭坚。有一张*1957年3月视察杜甫草堂的照片显示,*曾在杜甫神龛前停留。

在工部祠内配享陆游始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年),时有知名文人杨芳灿撰写《重修少陵草堂以渭南伯陆子配飨记》阐述其理由为陆游与杜甫“其心迹之同也”,二人的遭遇也有相似之处,都曾流寓蜀中。黄庭坚配享工部祠则始于丁宝桢担任四川总督期间,其理由则为黄庭坚曾标榜诗应学杜甫,是杜甫的隔代拥趸,而且黄庭坚也有贬谪蜀中的经历。工部祠内还保存有明清两代镌刻的三位大诗人的石刻、木刻像以及清乾嘉年间的草堂石刻图。其中,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的石刻杜甫半身像是草堂内历史最久远的遗存,弥足珍贵。

杜甫草堂游玩需要多久,杜甫草堂适合玩多久(11)

少陵草堂碑

工部祠前的庭院里,植有腊梅、桂花、茶花、紫薇等多种花木,布置错落有致,四季花开不断。祠前台阶下的两株罗汉松已有两百多年树龄,盘曲参天,浓荫蔽日。工部祠东,有一座六角攒尖顶草亭,亭内竖立一通石碑,碑阳书“少陵草堂”四个行书大字。该碑的题写者也是允礼,题写时间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

杜甫草堂游玩需要多久,杜甫草堂适合玩多久(12)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