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娘与鬼
此妖既然叫做“鬼”,与中国的鬼还是颇有渊源的。日本学者马场明子在《鬼的研究》中提到,日本鬼的形象,与鬼门的方位有关。
在中国的《山海经》中,东北方向(丑寅之间)为众鬼出没之所,即鬼门。丑和寅分别对应着牛与虎,日本鬼头上生牛角,嘴中长虎牙的形象,正是引经据典而来。
▼怨灵
中国人心目中的鬼,在日本被称为“幽灵”。在日本传说中,不仅活人能够灵魂出窍,死后的幽灵也很有机会变成神。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曾道,一个家族的氏神,就是这个家族先祖们灵魂的融合体。
具体来讲,人死后的灵魂经过祖先30年的供养,就会洗去污秽,融入氏神中,由鬼成神。但是,一旦灵魂死于非命,得不到子孙供养,就会变成“荒灵”。死时如果留下很深的怨恨,就会变成“怨灵”。
△泷夜叉姬操纵骸骨对战
这样的怨灵也不是没有成神的机会。方法就是举行御灵会,怨灵得到祭祀,可能升格为有神力的御灵,保佑民众。
日本人似乎十分敬畏,甚至是崇拜“怨”的力量。器物因怨而成付丧神,活人因怨而灵魂出窍。“生灵”可以害人,“怨灵”更是神通广大,以至有学者认为,日本的历史就是怨灵的历史,日本的宗教就是怨灵信仰的宗教。
△平安时代,源津经信吟咏和歌时,朱雀院的鬼现身,诵汉诗。
中国妖怪大量“出口”日本的时期,是在中国的唐朝,即日本的奈良和平安时代。当时大量遣唐使渡海而来,学习中国文化,模仿起大唐的律例、政治制度、都城建设,甚至妖魔鬼怪的传说也有涉及。
中国的各路妖怪,便是随着《山海经》、《搜神记》、《淮南子》等经典之作东渡,逐渐深入日本民间。随着时间沉淀,才有了一个个奇闻怪谈。
-END
-文章| 地道风物
-图片| 《中华遗产》2015年第4期及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