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的典故真实故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2 22:30:20

六尺巷的典故真实故事,(1)

提到安徽桐庐的六尺巷,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条建成于清朝康熙年间的小巷子全长100米、宽2米(六尺),巷道两端立石牌坊,牌坊上刻着“礼让”二字。唐朝著名的宰相父子张英张廷玉就诞生于此。近日,山东卫视播出的《国学小名士》中,就对此进行了解读。

六尺巷的典故真实故事,(2)

“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存,不见当年秦始皇”。这首“让墙诗”就出自六尺巷一段历史典故。史料记载:张文瑞公居宅旁有隙地,与吴氏邻,吴氏越用之。家人驰书于都,公批书于后寄归。家人得书,遂撤让三尺,故六尺巷遂以为名焉。

六尺巷的典故真实故事,(3)

“六尺巷”作为一个文化的新载体,其典故所包含的谦和礼让精神实际上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它的“宽”不是宽在“六尺”上,而是“宽”在人们的心灵境界与和谐礼让精神上。六尺巷文化意蕴生发的根源,虽然局限在张英与吴家的个人道德层面上,但它凸显的是官方怎么对民众的态度,和利益之争的立场,以及解决矛盾的方式,是一个时代处理官民关系的范本。

六尺巷的典故真实故事,(4)

,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