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地图,六尺巷完整诗句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2 22:34:19

【桐中银杏/摄自王千马】

经由他,我知道了桐城派,知道了方苞、戴名世、刘大櫆,还有母校的创始人吴汝伦。这个派虽然和我们当时所追捧的金庸武侠世界中的峨嵋派、武当派天差地别,但是每次从母校门口“勉成国器”的四个大字底下走过,我们年轻的身体依旧会被激发得热血沸腾,让人不由自主想起武侠世界里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我们都是未来的大侠。多年过去,我依旧以桐城派后人自居。

六尺巷地图,六尺巷完整诗句(5)

【一位杭州的朋友向大家展示自己在桐中拍摄的“勉成国器”四个大字/摄自王千马】

但从这片土地上走出去的,似乎不止这些古人。也就在上高中前后,我不知道从哪里得到了一本桐城近代知名人物的传记,从中还发现,我的校友中还有美学家朱光潜、文化部部长黄镇,中国科学院院士慈云桂和作家舒芜,而家乡人还有女画家潘玉良、新月派诗人方令儒,以及我们从小就知道的唱《天仙配》的严凤英。

21世纪前后的安徽,还只能向外输送民工和保姆,和近代的江西一样都是毫无存在感。但是家乡的光辉,还是勉力维系着我身为安徽人的自尊。至今我对卢荣景依旧记忆犹新,因为在大学时我曾给过这位地方大员写过一封信。今天看起来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但里面却透着自己作为一个在外求学的游子的赤子之心。信的具体细节我已经记忆不清,但大致内容是,呼吁安徽人要振作,要图强,同时还要光大我们的桐城文化。

只是,和我们当年的浅薄相似的是,我们不顾一切地热爱自己的家乡,但对家乡也同样是一知半解。有些时候,我也搞不懂这个地方的很多表现,为什么这里会“穷不丢书富不丢猪”(再富也要养猪)“万物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但为什么这里的人说话又像吵架?尤其是在我读到左光斗毅然上书弹劾魏忠贤三十二项死罪,施剑翘在天津居士林佛堂枪**父仇人孙传芳时所惊诧的那样,为什么这个温文尔雅的地方还会有这样的一种血性?

六尺巷地图,六尺巷完整诗句(6)

【孙传芳至死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栽在一个弱女子手上/来自网络】

而将时间更往前推一步,我们还能发现,这个书香之地,居然还能筑起这样一道“铁打的桐城”,让人把栏杆拍遍。

明崇祯八年(1635年),在大半个中国转战千里势如破竹的流寇张献忠,克凤阳,过庐州(今合肥),兵锋直逼桐城。

身为一个蕞尔小城,桐城宛如大浪里的一叶扁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这似乎不是玩笑,因为四周有高大城墙所围,背依淠河的六安,便曾陷入张献忠之手。

但桐城却让他失望了。他不仅在第一次攻桐时失手,而且自八年到十五年,他连续失手了六次。在这些围攻中,他用过多种方式,比如采用“木牛凿城”的方式强攻,也就是说,在城墙下堆积掩体,兵藏于其中以大斧砸斫城墙。虽然它防得住火炮和弓箭,但防不住城上守军用石磙冲击——当巨大的石块从天而降,那种对掩体的破坏无法阻挡。

他还采用过“智取”。在半道劫持了驰援庐州的明将廖应登之后,他曾想利用廖的部卒窦成前往桐城诱降。“贼问成:‘若能往否?‘成许之,无难色。”看上去,窦成打算为虎作伥。然而到了桐城墙外,窦成登上了一个土丘,在看到守城的人群里有自己认识的人之后,便大声喊叫,“我廖将军麾下窦成也,贼胁我诱若令降,若必无降!若谨守若城,且急使人请援。贼今穿洞,洞皆石骨不可穿,计穷且去矣!”其意便是,要对方一定不要投降,而且告诉对方,流寇想挖掘地道破城,可地道里全是石头打不通,没有办法就要撤围离去啦!

押送窦成的两个士卒,被窦成弄得个出其不意,“相顾惊愕,遂以刀劈其头,脑出而死。”(刘大櫆,《窦祠记》)但窦成以一死,换得了守城士卒勉力同心,最终又一次保全了桐城。

窦成,为蜀人,桐城人感念其功,于县治之西北建祠以祀之。让我颇有一些惊奇的是,当时桐城的先后两任县令——杨尔铭、张利民,前者亦是四川人。

六尺巷地图,六尺巷完整诗句(7)

【桐城古县城城墙为正圆形,全国唯一/来自网络】

据戴名世所著《孑遗录》称,杨尔铭是四川筠连人,以进士分发桐城为县令,时在崇祯七年。他“年少有奇才,为桐七年,民爱之如父母,御寇治兵皆有法度”。这也让桐城人在面对危难时能同仇敌忾,除了有勇士站出来助守将守城,还在军中不暇作食时,响应杨尔铭的号召“速济之”,“各炊熟米麦数百车。”

正是这种上下同心,张献忠只能在野外,而不是在城里搭台,庆祝他的三十四岁生辰。尽管在这次生辰之上,有梨园子弟演出《过五关斩六将》、《韩世忠擒王》、《尉迟恭三鞭换二锏》三出戏,但是在两年之后,张献忠卷土重来,誓言“必破桐”,但又垒高台、掘隧道,采取立体围攻战术,却依旧劳师无功。

多年后,刘大櫆在作《窦祠记》时感慨,“当明之季世,流贼横行,江之北鲜完邑焉,而桐以蕞尔,独坚守得全,虽天命,岂非人力哉!”其意便是,桐城之所以能保全,不仅因为“天命所在”,更得益于人的原因。像窦成这样的小人物,也能深明大义,舍生取义。他值得让一城的官宦士绅,无不跪拜在他面前叩首致敬。

如果没有这些小人物的付出,桐城一旦落入张之手会怎样,谁也不好说。看看他在复陷六安时,“将州民尽断一臂,男左女右。”而在打下蕲州之后,“令荐绅、孝廉、文学各冠带自东门入,西门出,尽斩之……”我有时搞不清楚他为什么对读书人有如此深仇大恨,但我也不难想象,桐城的文化也一定会遭遇浩劫,也很难会有清一代的辉煌。

六尺巷地图,六尺巷完整诗句(8)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