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另一方面看,第5军是机械化部队,重装备多,这就需要依托良好的道路交通行军,然而杜聿却企图穿越没有道路的野人山回国,这是违反军事常识的决定,其根本原因是在险境中慌了手脚。由于杜聿明错误的决定,使第5军损失惨重。
第200师出国前9000人,在同古、东枝的二次大战中,面对强敌的围攻仅伤亡1300人,但是在撤退突围途中,竟然战死、饿死3200余人,重装备全部丢失,回国后仅4000余人,师长戴安澜牺牲,另外还牺牲了一位团长和一位副团长。
余韶的96师,出国作战时有9863人,回国后仅剩下3000余人,重装备全部丢失。
杜聿明率领的16000余人,回国后仅4000余人,重装备全部丢失。
总体计算,第5军出战前42000余人,5个月后仅剩万余人,损失高达3/4,重装备损失殆尽,第5军的惨败,作为军长的杜聿明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杜聿明手握重兵为何却大败而回?杜聿明的作战指挥水平到底怎么样?对此我军指挥员粟裕在杜聿明被俘后对其有一个中肯的评价:
“杜聿明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只能在有利条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条件下打仗。”
粟裕一句话即点明了杜聿明失败的原因,其实这不光是杜聿明的问题,也是国民党军各级将领存在的问题,反观我军将领,都是从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中发展起来的,部队往往打得只剩下数百人,甚至几十人,仍然坚持战斗,在艰难困苦的险境中磨练过来的我军指挥员,经历太多的险局、危局,所以心性都非常坚强,再艰难的局面也能从容应对,而被称作战神的粟裕更是面对危局也临危不惧,从容应对。
关于粟裕为什么有非常高超的指挥艺术,欢迎订阅专栏《粟裕为什么能够成为战神?》,里面从十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天择杂谈》由原国防大学教员、军史专家天择创办,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