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地理、文化地理、行政地理是三个不同的概念,但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而常常混用,从而引出了不少分歧。荆门和荆州的关系,便常常如是。
荆门在历史上曾经长期属于荆州地区(江陵府)管辖,但上世纪90年代已经独立建市,成为地市州级统县政区。这是一个行政地理概念,它明确无误地告诉我们:荆门和荆州都是地市级省辖市。荆门曾经属于荆州管辖,但这是一个过往的行政地理概念,不应该再套用于今日的行政区划之中,并得出荒谬的“荆门是荆州看门的”之结论。
从文化地理来说,荆门与襄阳的关联其实甚于荆州,这从方言上面可以管窥一豹。武汉属于西南官话--武门片,荆州属于西南官话常鹤片,而荆门属于西南官话鄂北片。鄂北片虽然是江汉平原一带的方言,但是又和其他两者有很大的不同,因为该地区有汉语所没有的颤舌音,就是当地人俗称的“弹舌头”,跟那些俄罗斯人,蒙古人一样弹舌头。主要分布鄂中和鄂北的部分地区:荆门、京山、钟祥、宜城、当阳、房县等地区。
从历史地理上来说,荆门其实是两次先于荆州出现。一是考古学上的屈家岭文化时期。二是东周时期楚国的楚武王、楚文王时期。当时楚国下山后的主攻方向如下:荆山(南漳)——襄阳宜城——荆门东宝——荆门钟祥——随州,楚国在控制了宜城、荆门、随州这个小三角形后,才有余力进一步拓展,发展为南阳、荆州(江陵)、信阳这个中三角形。但楚国建都于纪郢(纪南),还是与吴军入郢(鄢郢)的惨烈历史教训有关,属于一种被动行为。古人云宜城无东,言下之意宜城离汉水太近,因而在此建都缺乏战略纵深,当大敌来袭,没有战略撤退的余地。吴军狼来了一次,楚国惊魂未定;后来秦军的人屠白起又狼来了一次,淹死20余万,楚国就赶紧弃纪郢而去了。现在出土的战国清华楚简《楚居》,一下子出现了十几个郢都,已经把这个历史逻辑叙说得很清晰了。
因而荆州文化确实比荆门发达,但荆门文化发展在先,却是事实。
为什么呢?荆门李勋明先生在研究屈家岭文化的时候,曾经归之为风水的力量。哈哈,这当然是一种过度的美化。事实上很简单,就是历史的发展与人类利用大自然的水平息息相关。在铁器时代还没有到来之前,人类没有大规模筑城的能力,更不可能在湖泊沼泽地带积累文明,当时的文明一般位于山脉地带。楚武王时期,蛰伏了数百年的楚国才开始“道士下山”并四处行道,肯定和铁器在春秋时期开始大规模使用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