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世界发生了什么大事,1900年世界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08 11:18:19

珍妃

珍妃(1876-1900)清朝光绪皇帝妃子,也是最为受宠的妃子,后因获罪于慈禧而被太监李莲英、崔玉贵等人投井溺毙。

威廉·尼采

1900年世界发生了什么大事,1900年世界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13)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黑田清隆

1900年世界发生了什么大事,1900年世界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14)

黑田清隆

黑田清隆(1840-1900)日本第二任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元老,萨摩藩人,积极投身倒幕运动,参与建立萨长联合,戊辰战争时任监军、参谋,后任明治政府兵部大丞、开拓使次官、长官及参议等职。

奥斯卡·王尔德

1900年世界发生了什么大事,1900年世界发生了什么历史事件(15)

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1900)英国剧作家、诗人、散文家,19世纪与萧伯纳齐名的英国才子。

折叠

编辑本段

综合事记

1月5日 清廷批准法国租借广州湾并订立条约。 【注: 1899年,湛江市区被法国"租借",当时名字叫"广州湾",对外贸易曾繁盛一时。1943年,广州湾为日军占领。1945年抗战胜利,广州湾回归,从此定名为"湛江"。】

1月9日 山东义和拳数百人,将直隶清河大寨庄教堂焚毁后返回山东。

1月15日南通大生纱厂正式投产出纱。

1月24日 西太后诏立端王载漪之子溥俊为大阿哥,欲废光绪帝。

1月25日 陈少白受孙中山之命在香港筹办《中国日报》。

2月28日 唐才常在上海组织东文学社,秘密筹组正气会。

3月13日 各国海军在渤海操演。

3月20日 梁启超分别致函唐才常、康有为商议筹款及起事计划。

4月5日 京城出现了义和团坛口和大量揭贴,声称"消灭洋鬼子之日,便是风调雨顺之时"。

4月10日 袁世凯镇压山东义和团。

4月13日 两江总督鹿传霖奏请于金陵设立工艺大学堂。

4月26日 杨衢云赴日与孙中山议谋广东起义。

4月28日 梁启超致书孙中山,举光绪为总统,使两党相合。

5月19日 天主教大主教樊国梁致书法国公使,速召海军入京防卫。

24日 各国公使照会清廷,将在使馆驻军。

26日 沉睡900年的敦煌莫高窟被打开了。

5月 张德成在直隶静海成立"天下第一团"。

6月 6日 慈禧决定利用义和团抵御洋人。

7日 义和团纷纷涌入京城。

10日 西摩率英、美、奥、意、俄、法、德、日八国联军2000人,向北京进发。1900年庚子国变引来八国联军,孙中山借机联系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希望能筹划南方诸省独立,成立类似美国的合众国政府,李也答应与其会见。但在日本友人协助下却发觉不过是个清廷陷阱。而后李赴北京协调条约之事,此会面也无疾而终。同年9月,孙中山与日本友人及原兴中会骨干人物先赴香港,被禁入境后转往台湾,得当地日本官员答允支持在广东发动起义(称惠州三洲田起义)。后因日本官员临时改变态度而失败,孙亦返回日本。

13日 八国联军在廊坊遭义和团袭击。

16日 慈禧向列强各国宣战。

17日 八国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20日 德国公使克林德被清军开枪打死。

7月 6日 清廷重用义和团,慈禧赏天津义和团白银10万两。

6日 聂士成军在天津小西门击退联军。

7日-13日 清兵日夜炮击京使馆。

8日 清军与联军战于天津八里台,聂士成阵亡。

14日 八国联军从大沽口进攻天津后,血洗天津。

17日 俄军屠灭江东六十四屯居民。

7月 俄军惨屠海兰泡华民。

8月 3日 俄军大举入侵东北。

4日 八国联军由天津向北京进犯。

5日 盛宣怀向英商大东公司、丹麦大北公司商借21万英镑,敷设由大沽至上海海底电线。

15日 北京沧陷,慈禧太后偕光绪帝等离京西逃。

16日 八国联军在北京公开抢劫三日。

19日 俄军抢先占领颐和园,将珍宝窃掳殆尽。

20日 清廷以光绪帝名义发布"罪已诏",向列强政府赔礼致歉。

9月25日 清廷屈从德国惩处主战大臣。

25日 清廷向德国、日本发出国电,对克林德、杉山彬之死表示哀悼和歉意 。

30日 英军抢先占领山海关。

10月 3日 郑士良率三合会党600人在惠州起义。

11日 李鸿章抵京议和。

16日 英、德签定瓜分中国扬子江流域权利的《英德协定》。

26日 慈禧太后等逃至西安。

11月 9日 俄与增祺签定《奉天交地暂且章程》。

9日 八国联军将天津郊区王庆坨村全部烧毁。

13日 清廷在各国逼迫下将10名王公大臣革处。

29日 清廷允张之洞奏,于武昌北门外10里开商埠。

30日 康有为辗转上奏清廷《公请光绪复辟还与京师折》。

12月 德法军队洗劫古观象台,将明代制造的、清初制造的贵重仪器运往法国和德国。

10日 八国联军成立"管理北京委员会。"

27日 清廷接受列强提出苛毒的《议和大纲》12款。

1900年 荣宗敬、荣德生开始投资于近代工业。

折叠

编辑本段

历史记载

《中国日报》创刊

光绪二十六年(1900)一月二十五日,兴中会机关报《中国日报》(又名《中国报》)创刊,报社社址在香港士丹港丹利街二十七号。报名为孙中山亲守,取"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之意。《中国日报》每日出两大张,分栏编排,内容以政治和经济方面的新闻和评论为主。《中国日报》的社长兼总编辑,由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的战友陈少白担任,协助他经营报纸和负责编辑撰稿工作的先后有王质甫、杨肖欧、陈春生、郑贯公、廖平庵、卢信、陈诗仲、黄世仲,洪孝衷、陆伯周、冯自由等。

该报初创时,发表了《中国报序》,阐明其办报宗旨在"欲使中国维新之机勃然以兴","使中国之人明外交之道","识内治之理","知农工商矿之利弊","举凡中国旧染污俗又将一洗而新之",没有直接亮出革命旗号。半年以后,言辞才逐渐趋于激烈,并直书革命字样于报端。此后该报公开提倡民族民主革命,猛烈抨击清政府的黑暗统治,报道各地革命党人的活动,介绍西殴、美国资产阶级的自由、平等、人权学说。相继发表《解辫发说》、《论民权》等文章,报导了东京革命党人发起的"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活动,并全文刊登章太炎写的纪念会宣言,还发表了要国人警惕俄国侵吞国土的文章《中外关系论》等,被称为"中国革命提倡者之元祖"。在《中国日报》创刊两个月后,该报又办了一个旬刊《中国旬刊》,设论说,中外新闻、中外电音、视听录、衡鉴录、党局、鼓吹录(杂俎)等栏目,每期一万二千字。主编由杨肖欧、黄鲁逸担任。旬报于光绪二十七年三月停刊。

《訄书》初刻本刊行

光绪二十六年(1900)夏,章太炎著《訄书》初刻本出版刊行。早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底,章太炎在台湾时,就将其原先发表的和新撰的论政、论学文字辑订成《訄书》,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底,交给祝心渊在苏州刊印。次年七月前,初刻本印成,一册五十篇,另补佚二篇。

《訄书》具有强烈的反满革命思想,在《不加赋难》等文章中,无情地批判了清政府对中国民众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在《分镇》等文章中,斥责了世界资本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在《刑官》等文章中,流露了章太炎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向往。在《原教》、《公言》、《原人》、《原变》等文章中,宣扬了唯物主义和进化论的思想。初刻本反映了章太炎二十世纪初的思想状况,对当时青年知识分子走上反清革命道路起了很大影响。

《亚泉杂志》创刊

光绪二十六年(1900)九月,由杜亚泉编辑出版的《亚泉杂志》在上海创刊。《亚泉杂志》为半月刊,内容是介绍近代理化博物等自然科学知识,是近代中国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办而没有外国传教士参与的中文科学期刊。

创办人杜亚泉是浙江绍兴人,生于同治十二年(1873年),自幼兴趣广泛,年轻时对物理、化学、博物、医药、政治、法律、哲学等中西书籍均有涉猎。后感传统古旧文词太空洞,不如自然科学对国家有实用,遂倾力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光绪二十六年,杜亚泉到上海,自费创办亚泉学馆,招收学生普及博物知识,为辅助教学和更广泛地宣传自然科学知识,创办《亚泉杂志》。由于杂志发行量很少,仅出了十期便不得不停刊。

《开智录》创刊

光绪二十六年(1900)九月初十日,有革命倾向的留日学生编辑的《开智录》在日本横滨创刊。《开智录》为半月刊,最初用油印,后来刊物接受了孙中山资助的二百元印刷,改为铅印,借《清议报》的印刷所印刷,并随《清议报》一同发行。刊物主编由郑贯一担任,冯自由。冯斯栾等任撰述。

在郑贯一主持下,刊物先后译载了卢梭的《民约论》、大井宪太郎的《自由原论》、中川笃介的《民权真义》、《法国革命史》等宣传资产阶级自由平等和天赋人权思想的专著,还发表了许多带有反抗列强侵略,批判封建制度的政论文章。因其"文字浅显,立论新奇",颇受南洋、美洲一带华侨读者的欢迎。但在出版了十余斯后,因遭到保皇派干涉和《清议报》的压制,不得不停刊。

《译书汇编》创刊

光绪二十六年(1900)十月十五日,以江苏籍留日学生为主编辑的《译书汇编》在日本东京创刊。《译书汇编》为月刊,每期一百四十余页。创刊时,编者声称其宗旨为"务播文明思想于国民",主要译载欧、美、日等国资产阶级政治、经济、法律、社会新思潮等方面的著作。戢翼翚、杨廷栋、杨荫杭、雷奋等是主要编辑者。该刊初期连续翻译登载了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约翰·穆勒的《自由原论》,斯宾塞的《代议政体》等著作,受到国内外青年和学生的青睐,风行一时。一年多以后,刊物变成以著述为主,编译为副,每期附录"欧美政治法律经济各新书目",被人们视为"足为研精西学之一助"。该刊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二月十五日更名《政法学报》,而更名后仅出了十一期即停刊。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