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是怎么消失,蝗灾是怎么自然结束的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11 04:57:40

在全球都在同新型冠状病毒斗争的这个档口,非洲人民不仅要承受病魔的蔓延,还要试图和啃噬他们粮食的蝗虫作战。

据美联社4月10日的报道,自2020年初的蝗灾后,第二波蝗灾已开始在非洲多个国家肆虐,数十亿只沙漠蝗虫的幼虫正在索马里大量繁殖、“蓄势待发”。据了解,第二波蝗虫数量约为第一波的20倍。

此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年初的蝗灾肇始于红海周边地区,至今已波及肯尼亚、索马里、印度、巴基斯坦等20余个亚非国家,给当地的粮食及农业社会生产造成极大损失。

蝗灾是怎么消失,蝗灾是怎么自然结束的(1)

此次蝗灾的元凶为“沙漠蝗”,在亚非数个国家肆虐

什么样的情况会闹“蝗灾”?

蝗虫,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由于食量大、能够飞移且具有迁徙性,一旦大量繁殖形成蝗群,那么其所经过农田将颗粒无收。

中国自古便是农业大国,广袤的国土承载着多样的气候,享受着大自然给予的物产馈赠,但同时也饱受频繁自然灾害的侵扰。

蝗灾是怎么消失,蝗灾是怎么自然结束的(2)

明代山西壁画《捕蝗图》

“久旱必有蝗”“旱极而蝗”,从商代最早有了蝗灾的记录开始,中国历朝历代都在经受着考验。《中国救荒史》中曾有过统计,秦汉时期,蝗灾平均8.8年一次,两宋时期平均3.5年一次,元代1.6年一次,而到了明清时则平均为2.8年一次。翻开史书,灾害发生后的惨况也被一一记载了下来:

“夏,蝗,东自海,西尽河陇,群飞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叶及畜毛靡有孑遗,饿殍枕道。”

“嘉靖三十九年蝗食禾苗殆尽;万历十四年飞蝗蔽空;清朝康熙三十四年蝗起宝武界,饥民相食。”……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教授王俊刚介绍,由于气候和生态条件较适宜蝗虫繁殖,新疆曾是国内蝗灾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蝗灾的发生和水旱灾害有着密切的关系,水灾后易形成滩涂,滩涂为蝗虫大量繁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而旱灾时,蝗虫为了获得更多生长所需水分,只能进食大量的食物,从小麦、玉米等禾本科植物中汲取水分。蝗虫需要在长距离迁飞的过程中才能完成发育,而其在进食后会发出信息素,从而召集伙伴,最终形成蝗虫聚集。蝗虫过境后,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只剩光杆,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便不再存活。
在联合国粮农组织公布的资料中显示,新一代蝗虫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从幼虫成长为成虫仅需20天,一个约一平方公里的成年蝗群每天吞噬的食物相当于3.5万人的口粮。

蝗灾是怎么消失,蝗灾是怎么自然结束的(3)

蝗灾是怎么消失,蝗灾是怎么自然结束的(4)

首页 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