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讲到这里,我们得不得提到爱迪生背后的研发团队了。
爱迪生最响亮的称谓非“发明大王”莫属了,据说光是在在他名下的专利权就多达1093项,这个记录至今没有人能打破。
难道爱迪生真的能有怎么大的能量,能够创造出如此多的发明?其实,这只不过是他将众多专利划归到个人名下罢了,真正神龙不见摆尾的还是他强大的幕后团队。
准确的来说,这是一个由14人组成的核心小团队,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创造力着实惊人。
这是一个由机械师、工程师和物理学家们组成的精悍团队。他们主要负责研发新的产品,而爱迪生则是个八面玲珑,负责把产品推广出去的“产品经理”。正是因为有他的存在,才会有众多财团愿意投资,让这个小小实验室研制出的产品走向商业。
这个叫做门罗公园实验室并没有很神秘,很多人都知道它的存在,但是世人还是愿意用爱迪生这个“品牌”称谓来代替它。
罗公园实验室
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世人很少提到这个神奇的团队?
答案可能在戴维·伯克斯的著作《创造力神话》中:一般来讲,媒体和大众喜爱“孤独的天才”“快饿死的艺术家”,或者“与全世界作对的智者”这一类故事,即使这些故事并不全是真的。
我们可以想象下以下不同的两个画面:一个是在风黑越高的夜晚,一个年轻人不厌其烦的在做着灯泡实验,不断重复着1023次;另一个场景是在宽敞明亮的实验室,一帮科研人员在分批做着实验记录。
试想下,哪个场景更加具有仪式感,更加具有宣传噱头?
很多时候,事情的真相就是这样残酷,天才很多时候真的可能只存在于书本之中。
明白了爱迪生的成就不是凭借一己之力达成的以后,我们需要弄明白的是爱迪生到底哪来怎么多钱,去养活这些团队以及购买这些专利,甚至将这些产品商业化的呢?
3
在这里我们就要提到爱迪生背后的大财主了,就是大名鼎鼎的J. P. 摩根(也叫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摩根这个人也是个很有特点的人。
这个人虽然掌握着不可估量的资源与财富,但是在去世以后,人们在整理他资产的时候,发现他所有的财产加起来只有区区不到1亿美金。作为一名世界级别的人物,拥有这点“可怜”的钱财,以至于当时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都评价他是最不像富人的富人。
可以说,摩根是个眼光独到的人,在认识爱迪生之后没多久,摩根就敏锐地察觉到爱迪生这个人不简单,于是拿出大笔资金帮助爱迪生建立了“爱迪生电力公司”。
此时的摩根深信,爱迪生是一个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约翰·皮尔庞特·摩根
在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有才华,有梦想的,有拼劲的人,但如果缺少资本的加持,他们也注定只能与成功失之交臂。最直观的例子就是1895年,那两个加拿大电气工程师把专利权贱卖给了爱迪生。
他们曾经离成功已经非常接近,只是因为缺少资金,最终只能遗憾终身。
投钱,只能算摩根的众多支持方法之一。正是在这位金主的鼎力支持下,爱迪生才可以极其任性的大肆购买别人的专利权,只要爱迪生觉得有发展前途的专利,就毫不犹豫的花大价钱买下,看到有才华的工程师,就立马花大价钱雇佣!
当然摩根对爱迪生的支持,还远不止这些。摩根对爱迪生无法复制的信任才是关键。
当年爱迪生想要铺设电网,用来推广自己的电灯泡,但是铺设电网的线路是必须的,于是摩根直接建了一座铜业公司,让爱迪生的宏伟计划得以实施。
这是其它任何“产品经理”都不可能获得的巨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