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港星光大道,游客与金像奖女神雕像合影。
张春辉来自山东青岛,在香港从事旅游行业已经22年了,她经历过香港旅游业最辉煌的时代。“以前最高峰我一个月能带十五六个团,几乎把青春都奉献给了旅游业,尤其是过年过节等繁忙时段,能陪家人的时间非常少。”然而自从2019年6月“黑暴”爆发,之后再遭遇疫情“封关”,香港旅游业一度停滞。为了赚钱养家,张春辉这三年做过清洁工、保安、护理员……但收入不到做导游的三分之一。
香港导游张春辉和内地旅行团游客。
2月6日,香港与内地出入境团队旅游业务恢复。据香港旅游发展局,2月内地访港旅客达110万人次,为3年来单月内地访港旅客首次突破百万人次。3月18日,内地访港旅客达10.2万人次,为全面恢复通关以来,单日内地访港旅客首次突破10万人次。
内地旅游团在尖沙咀天星码头合影。
除了内地游客来到香港,香港游客也开始涌入大湾区内地城市。“香港始终地方小,像这几天清明加复活节假期,大家都想到外面走走,所以内地游这段时间非常受欢迎。”香港导游阮幼慈最近忙着带领香港旅游团前往内地。自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以来,香港旅游业逐渐开始复苏,旅行社的生意也好了起来,甚至出现人力不足的情况。这段时间,阮幼慈连续带了6个旅行团,基本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
今年8岁的香港小女孩施苡桥就趁着复活节假期跟着奶奶参加旅行团,畅享了大湾区的便利。“这边的海洋公园、野生动物园太好玩了,我们玩了过山车,也看到了斑马、长颈鹿,很多动物在香港都看不到。”每次见到新朋友,施苡桥都会开心地展示她刚刚买的海豹、树袋熊手套,“这只海豹太像狗狗了,我很喜欢狗狗。”疫情三年,施苡桥都没离开过香港,恢复通关后的首趟旅途让她倍感兴奋,“之后我一定还要再来玩。”
“没有内地客人,就好像‘关了水龙头’一样”
恢复通关后大湾区融合发展的趋势,也带旺了香港的商业街。
4月12日,房地产咨询公司戴德梁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写字楼及商铺租赁市场回顾及展望,指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刺激零售市场气氛回暖,今年首两个月零售业总销货额按年升17.3%。内地旅客重返香港,也为季内商铺租金带来上升动力。
如今热闹的香港商业街。
“真的好挂住你们,挂住你们这里的美食、参茸海味。”4月11日下午,位于铜锣湾SOGO附近的一家连锁药房内,面对内地游客的感慨,销售人员蓝小姐也感同身受。作为香港主要的商业集中地,铜锣湾时刻感知着零售业的冷暖。随着香港与内地恢复通关,过年之后蓝小姐明显感觉到香港的游客多了。“没有内地客人,就好像‘关了水龙头’一样。”蓝小姐回想起恢复通关前,从业十多年,第一次见到铜锣湾晚上6点多钟就“收工”,7点多街上已经没有多少人,“要不是拍了照片给妈妈看,她都不相信。”
那段时间,太子珠宝钟表主席邓钜明也同样一度十分焦虑。他尤其记得一个细节变化:以往巡铺时,同事忙着招呼顾客,没有人理会邓钜明;但恢复通关前,店内无客,一到店里员工们都跟邓钜明问好,礼貌鞠躬。这让邓钜明不得不改了坚持多年的巡铺习惯,因为“怕给员工造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