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徐先生是一家建材公司的老总。这天,他如往常般正在办公室处理文件,突然感觉到腹部疼痛难忍,到医院检查,结果让他陷入迷茫:肝癌,晚期,还是肝癌中最重的一种,医生断言生命只剩半年。
徐先生的事业这几年才刚有起色,孩子还在读书,自己是家里的顶梁柱,怎么能说倒就倒?徐先生燃起了强烈的求生*,四处打听后,辗转听说有一位高人身怀绝技,用祖传的“拔火罐疗法”治疗了很多癌症晚期患者,号称拔罐能吸出癌细胞,被称为“神仙罐”。
徐先生在网上查找资料,又到处打听,确实有这么位大师,而且“粉丝”还不少。为了对“大师”更深入了解,徐先生还主动联系他,跟他聊天,了解到“养生医馆”的来历,下定决心去试一试。
交了20万元的诊疗费后,徐先生接受了“大师”的拔火罐疗法,第一个疗程下来,徐先生的病痛果真减轻了不少,整个人也精神了。看到徐先生有起色,家里人都很高兴。
然而,两个月后,徐先生身体出现了严重恶化,肩膀疼得无法抬起来,只好又去“养生医馆”求助,“大师”告诉他肩膀疼痛与癌症无关,只要再进行一两个疗程便可痊愈。
这一次,治疗费花费了40万元,可是一个疗程后,徐先生的疼痛不但没减轻,甚至疼得根本无法下地行走。家里人意识到不妙,赶紧送往医院。结果发现,徐先生的肝癌已经转移到全身各处,任何治疗都没有意义了。几天后,徐先生带着满心不甘与家人的眷念,撒手而去。
此时,徐先生的家人才如梦初醒,这所谓的“神仙罐”根本没有缓解病情,前后花费60万元不但救不了命,还加速了生命的终结。
一、拔火罐可以治疗癌症吗?能吸出癌细胞吗?拔罐,是传统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它以罐为工具,利用负压,使其吸附在穴位或皮肤体表,对其产生刺激。通过拔罐可以很好地缓解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痉挛,减轻身体的酸胀疼痛等症状。
1、机械刺激
拔罐疗法是通过燃烧或抽气的方式排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罐的边缘紧紧粘附在皮肤表面,从而牵扯到肌肉、神经、血管以及皮下腺体,可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改善血液循环障碍。
2、负压效应
罐子的负压可以使局部迅速充血、淤血,小毛细血管破裂,红细胞破坏。这是一种通过红细胞中血红蛋白释放对机体造成良性刺激,让神经系统对组织器官功能进行双效调节,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力。
3、温热作用
拔罐局部的温热作用,可以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和细胞的吞噬能力。
肿瘤患者可以拔罐吗?有用吗?
首先需要强调的拔罐吸出癌细胞的说法属于天方夜谈,毕竟癌细胞也是人体的组织,不会这么轻易被“吸出来”。
浙江省肿瘤医院主治中医师卢超表示,对于肿瘤患者能否拔罐,需因人而异。对于病情稳定,与常人生活无异的肿瘤患者,可以拔罐。对于肿瘤病情发生转移,或病情不明确的,就要慎用拔罐,尤其不要在家里自行拔罐或者非正规有资质的医疗机构拔罐,可能会有意外发生。一般拔罐是用来帮助缓解肿瘤造成的并发症,而且拔罐时间要短,手法要轻。
二、拔火罐留下的印子,是不是体内积蓄的毒素?很多人拔罐后,看到身上的印子,都会以为这是毒素重的表现。其实,这是一个很大的“误会”。
拔罐为什么会出现印子?
其实,因为压强的作用,拔罐部位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发生了变化,产生破裂或者扩张,一些血液就会进入组织缝隙,这其实就是淤血的印子。那为啥有的印子颜色深有的颜色浅呢?因为拔罐时间也有差异,时间久的自然印子也会深一点。
是不是留罐子时间越久越好?印子颜色越深越好?
不少人认为留罐时间越长,负压效应越大,对身体的刺激效果也越好,拔罐疗程也越给力。
然而,拔火罐时间过长,容易造成表皮和真皮分离,或者出现轻度烫伤,引起水泡。这样不但伤害皮肤,还可能会引起皮肤感染。
三、这些人并不适合拔罐,别盲目跟风1、体虚者
虽然说拔罐后,有些人感觉很舒服,但对于体质虚弱、骨质疏松等,并不适合进行,拔罐过程会造成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或破裂,对于这些人群,本身气血亏虚,拔罐不当,容易引起晕厥。
2、皮肤有创伤者
对于皮肤本身比较敏感或是有破损处未痊愈者,拔罐或进一步加重皮肤受损的情况轻则容易引起水泡,重则可引起感染,加重溃疡。
3、特殊时期的女性
对于经期或孕期女性,不建议进行拔罐、刮痧等治疗,拔罐会加速血液循环,拔罐不当,甚至可能会引起流产。
4、年老有心脏病的人
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老年人,拔罐需谨慎。拔罐是皮肤在负压下收紧,可产生全身疼痛,对于心脏患者而言是一种强刺激,容易诱发疾病发作。
拔罐是中医智慧的体现,它起到的是一个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疗效。对于肿瘤患者而言,拔罐属于辅助治疗,并没有什么*死癌细胞的特殊效果,而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若对于拔罐过于“迷信”,就会造成本末倒置的局面了。
参考资料:
[1]《肿瘤患者适合拔罐吗?》.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医科.2021-08-25
[2]《【答个疑】拔火罐的力度越大越好吗?》.中山六院.2020-06-28
[3]《拔罐后颜色黑是湿气重吗?》.浙江省肿瘤医院中医科.2021-10-13
[4]陈勇,陈波,陈泽林,郭义,孟向文,徐枝芳,蒙秀东,裴莹,张青颖,公一囡,李柠岑,吴越.拔罐疗法的临床及其生物学机制研究[J].世界中医药,2020,15(11):1643-1650.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