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高温如何正确消毒,高温消毒的正确方法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0 03:06:01

每年夏季都是肠道疾病高发时期,而在前段时间,大牌餐企相继陷入食安风波。

而使用大肠杆菌超标的餐具,容易造成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人体肠炎甚至是严重的败血症!特别是一些体质较弱的人群,胃肠道更易出现感染,也更为危险!

其实,外出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大家心中所担忧的,因而很多人外出吃饭的时候习惯用开水烫碗筷、纸巾擦亦或是直接使用一次性餐具,觉得这样更卫生,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01

日常灭菌、避菌方式

真的靠谱吗?

1、开水烫碗,能灭菌?

很多人在吃饭前习惯用热水烫一下碗筷、杯子,但真的能起到*菌消毒的作用吗?

高温的确能起到一定的*菌消毒作用,但常规的用热水涮碗筷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

专家表示,要达到消毒效果,至少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①必须是100℃滚烫的开水;②不是在开水里放一下就拿起来,而是至少浸没5分钟以上。

面对高温如何正确消毒,高温消毒的正确方法(1)

也就是说高温消毒的两个必备条件“温度和时间”,缺一不可。

2、纸巾、湿纸巾擦碗,能*菌消毒?

有些餐厅桌面上可能没有热水,也有些人比较图方便,直接用纸巾或是湿纸巾擦碗筷,这时候你可能更要担心健康隐患了~

其实餐巾纸并不一定就是干净的,尤其是一些路边餐馆的纸巾摸起来手感粗糙,若是非正规厂家生产的纸巾,可能生产过程中没有消毒*菌的工序,用它擦碗,反而容易把大量细菌沾染到餐具上,越擦越脏!

另外,市场上还有一些湿纸巾有消毒、抑菌成分,因此有人觉得用消毒湿巾擦碗更干净。

面对高温如何正确消毒,高温消毒的正确方法(2)

但你可知,有消毒成分的湿纸巾,大多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并不能直接入口,用其擦碗筷反倒增加了安全隐患。

3、用一次性碗筷,更干净?

不少人觉得,一次性筷子还未拆封,没有使用过,应该更干净更放心一些。

但是,一方面,一次性用品过于浪费资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一些餐厅的一次性餐具大多是大批量购进的,存储不当,很容易发霉。

另外,还有些小作坊在生产一次性筷子时,为了让筷子变得更白更干净,会用硫磺熏,或用双氧水浸泡,这样就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一次性筷子上的二氧化硫残余量超标,进而对人体造成危害。

面对高温如何正确消毒,高温消毒的正确方法(3)

因此,为了避免大肠杆菌的感染,外出吃饭更建议自备碗筷。

其实,除了大肠杆菌,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满着各种细菌,包括常吃的食物、喝的水中也可能隐藏一些其它致病菌。

尤其是到了夏季,因误食被致病菌污染的食物,引发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事件频频发生……

02

五大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

现在夏季炎热,正是这些致病菌“猖獗”的时候,因此,要格外小心“病从口入”。

1、沙门氏菌

据统计,在世界各国的种类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列榜首!

其经常分布在肉制品、蛋制品、乳制品、蔬菜等食物当中。在7℃~45℃条件下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35℃~37℃。因而低温储存食品是一项重要预防措施。

感染表现

潜伏期6~24小时,可有持续高热;大便为黄绿色水便,有时可带有脓血,便意频繁。若是发生在儿童身上需要特别注意,可能因急救治疗不及时导致死亡。

灭菌条件

不耐高温,55℃1小时、60℃15分钟或100℃加热数分钟即可被*死。

2、金黄色葡萄球菌

蛋白质或淀粉含量丰富的食品,如乳类及乳制品、肉类、糕点、剩饭等容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因此,食品受到污染的机会很多。

感染表现

来势凶猛,多在食后3小时内发病。吐比泻重,呕吐物中可见黄绿色胆汁,不发烧或仅有低热。多数患病者会在1-3天后康复;少数患病者可能会出现脱水、休克等严重情况。

面对高温如何正确消毒,高温消毒的正确方法(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