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架示意图,大陆架示意图简笔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0 12:44:41

“海Ⅰ井”是我国海上第一口工业油流探井,该项目的成功实施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进入工业发展的新阶段,在这项工程的背后有着无数科研工作者的艰辛付出,秦蕴珊院士就是其中一位。

秦蕴珊,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海洋沉积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他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地质调查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之一,为我国海洋地质科学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大陆架示意图,大陆架示意图简笔(1)

秦蕴珊

勤勉求学,笃志海洋

1933年6月,秦蕴珊出生于辽宁省沈阳市,祖籍山东莱州。

1948年,年仅14岁的秦蕴珊进入北京私立育英中学学习。同学们谈论志向时,他说:“我想考地质学院,祖国地大物博,我哪儿也没去过,中国各地名山大川都可以到处走走、到处看看。”

1953年,秦蕴珊考入北京地质学院。实习时,他被派往柴达木考察。柴达木地处沙漠,水贵如油,三个月的时间里,他们都没洗过脸。这番经历让秦蕴珊切实体会到了地质工作的艰辛,然而,为祖国找石油、找矿藏的强烈责任感,让他无所畏惧。

1956年1月,秦蕴珊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作为新中国北京地质学院首批毕业生,他响应国家号召,本想去祖国最艰苦的地方——西藏工作,结果组织上却决定将他分配到地处青岛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1956年9月6日,秦蕴珊抵达青岛。他第一次见到大海,从此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

献身科研 海上找油

1956年12月,秦蕴珊第一次出海。小船颠簸在波峰浪谷,人闷在鱼舱里,没多久就晕得不分东西南北了,上岸后还会“晕陆”,这让他意识到今后的“海洋工作将会十分艰苦”。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国防事业的需求,在原国家科委海洋组的组织和指导下,1958-1960年我国开展了规模空前的全国海洋普查,年仅26岁的秦蕴珊被任命为海洋地质、地貌组组长。

当时,我国的海洋科学刚刚起步,对海域的研究基本上是一片空白,只有部分俄文资料可以参考。在苏联海洋学研究者的指导下,秦蕴珊和其他同志从南到北,足迹踏遍了渤海、黄海、东海和北部湾,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海洋地质实验室与资料库,填补了学科空白,为中国海洋地质学研究的起步打下基础。

6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在渤海探寻油气。1964年3月,秦蕴珊率队在渤海湾海域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工程钻探工作。他们用单船首、尾各抛八字锚的办法成功固定了船位,在海上共钻了13个孔,孔深在10-20米之间。这些工作为后续开展土力学等室内的各项分析提供了数据基础,并且还为“海Ⅰ井”和“海Ⅱ井”的顺利钻探提供了宝贵的前期工程资料。

1966年,原石油部641厂拟在渤海湾打油气钻井,并与中科院合作进行井位调查,秦蕴珊带队完成了“海Ⅰ井”和“海Ⅱ井”的工程地质钻探工作,这一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中国海洋石油进入工业发展的新阶段。

通过大量的海上调查研究,秦蕴珊提出我国海域的甲烷气体有三个来源:其一是海底深部的天然气藏通过渗漏过程而上升到海底表面,并在很多海域形成形态各异的“麻坑”;其二是在晚第四纪地层中的现代生物体形成的甲烷气冒出海底,分布很广,但甲烷含量不多;其三是海底热液活动喷口区,热液喷出时带有甲烷气体。这一总结较好地解释了有些海水中蕴含甲烷气体的原因。

大陆架示意图,大陆架示意图简笔(2)

1977年秦蕴珊在“科学一号”调查船上开展海洋地址综合调查

知识沉淀,绘制大陆架分布图

秦蕴珊是我国最早建立陆架沉积模式的学者。沉积模式是对沉积环境的发展特征、发展演化及其空间组合形式的全面概括,以图形或文字方式表现的一种理想的、概括的沉积相格局,能有助于了解复杂的自然现象及其作用过程。

从五十年代起,秦蕴珊就对中国陆架沉积物的物质组成、来源及其空间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他亲自参加海上调查20多个航次,几乎跑遍了除台湾海峡以外的全部大陆架海域。他根据海上调查与室内分析资料,同时参考国外资料,编绘了我国第一幅陆架沉积类型分布图。

70年代,秦蕴珊又编绘了比例尺略大的东海沉积类型分布图。这些分布图清晰地展现了我国海域海底沉积物的分布,被国内外同行广泛引用。

上世纪80年代,秦蕴珊开展了陆架区的海面变化及其对海域沉积作用的影响研究,提出了中国陆架的“泛大陆阶段”“青年期陆架”“壮年期陆架”和“现代陆架”等四个不同的演化发展阶段,论证了海侵和海退的速度差异对陆架演化的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应用意义。

他率先从研究渤海悬浮体着手,系统地研究了细粒物质在中国陆架海的搬运与扩散,论证了南黄海中、东部软泥沉积的来源,发现了南黄海海底黄土的存在,阐明海底黄土沉积是末次冰期时近源风成的产物,同时发现并研究了菲律宾海深海区的“类黄土”陆源沉积,从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等多方面论证了它的风成性质,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此外,秦蕴珊还对特殊的地貌单元“冲绳海槽的浊流沉积”和岩浆活动进行了研究,为冲绳海槽沉积作用的研究提供了良好基础;开展海底灾害地质、工程地质和海底古河道、埋藏沙丘的研究,为海上石油平台选址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面向国际 前瞻布局

秦蕴珊常说:“科学是没有国界的,许多研究都是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完成的。”

大陆架示意图,大陆架示意图简笔(3)

1978年美国SCRIPPS海洋研究所开展国际合作交流与地质学家Curry合影(中为秦蕴珊)

1978年,秦蕴珊作为中国海洋科学代表团成员访问美国。此次出访,他看到了我国在海洋科学研究同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意识到必须加强国际合作,才有可能让中国的海洋科学达到国际水平。

1983年,他在中美合作进行的“黄海沉积动力学”研究中担任首席科学家,后与美国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联合开展了为期三年的“南黄海海洋沉积动力学”的合作调查研究。

期间,秦蕴珊课题组利用美方提供的一整套海底浅层地质结构的探测设备和引进的浅层剖面仪、旁侧声呐以及脉冲地层探测仪等先进设备,对南黄海的动力沉积、古地貌形态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大大提高了我国海底灾害地质调查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大陆架示意图,大陆架示意图简笔(4)

1984年中美合作开展海洋地质调查(二排右侧白发长者为秦蕴珊)

1989年,在中、韩两国尚无外交关系的情况下,应韩国仁和大学的邀请,秦蕴珊等五人应邀进行学术交流。期间,他阐述了自己关于韩国西岸浅海软泥沉积的来源与现代黄河无关,而是再搬运、再沉积的研究结果,受到与会者的广泛重视,相关论文被译成韩文发表。

在他的推动下,中、韩两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研究。1991年,在仁川召开的第一届国际黄海海洋科学学术研讨会,秦蕴珊带领50余人组成的中国海洋科学代表团乘坐中国调查船“科学一号”前往韩国参会。在第三届黄海海洋科学研讨会上,秦蕴珊被韩国仁荷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获此荣誉的海洋科学家。

大陆架示意图,大陆架示意图简笔(5)

1994年“科学一号”海洋科考船上(右三为秦蕴珊)

培养人才 提携后学

秦蕴珊常讲,海洋科学是一门观测性很强的科学,应当不断吸收和引进相关技术,用先进的物理和化学技术来观测和认识海洋中的自然现象以便取得更准确的资料,从而深化海洋地质学的研究。“缺乏技术力量和装备是搞不好海洋地质工作的,只有装备而没有掌握这些技术的优秀人才同样也要前功尽弃。”

他还特别强调要重视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他们可以吃小灶”“应采取一些特殊的政策”,这一理念在他担任领导职务期间都有所贯彻和实施。

大陆架示意图,大陆架示意图简笔(6)

2007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前排右一为秦蕴珊)

虽然秦蕴珊日常科研工作非常繁忙,但他始终会拿出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培养和指导学生,在科研和生活上给学生们很多帮助。他先后为国家培养了20多名海洋科学博士,其中大多数成为我国新一代学术带头人,并在国家重大课题中承担了重要任务。

六十余载科研路,秦蕴珊将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祖国的海洋科学事业。而在他心中念念不忘的,除了党和国家对他的培养与支持,就是那些与他同舟共济的同事们。每当谈起他们,秦蕴珊总是说:“我之所以会取得成功,因为我有一个特别能战斗的攻关集体。”

:展翔天,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秦蕴珊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采集小组负责人

参考资料:

[1] 陈瑜.一片丹心勘碧海[N].科技日报,2016.04.01第四版.

[2].展翔天、陈珂.一片丹心勘寰海,百味人生科技情[N].青岛日报.2015.11.06.

[3]廖洋、展翔天. 向海洋地质进军——追记海洋地质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秦蕴珊 [N]. 中国科学报, 2016.12.02第七版.

[4] 廖洋、赵燕等.秦蕴珊院士:向西太平洋深海研究领域进军[OL].科学网

2012.12.21.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2/12/273097.shtm.

[5]本文图片来源于《我的工作,我的家—秦蕴珊院士八十华诞纪念像集》.编辑:张雪颖,制作:现代艺像.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