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名胜古迹一览表,北京当地导游推荐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3 08:31:23

(天坛公园)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此后数百年间又经过多次修缮补充。明永乐十五年(1417)六月,北京的坛庙营建工程开始启动,永乐十八年(1420)十二月,北京天地坛建成。永乐十九年(1421)元旦,明成祖朱棣亲告于太庙,太子朱高炽奉安昊天上帝、皇地祇神主于南郊天地坛。

正月十一日,朱棣亲率文武大臣“大祀天地于南郊”,这是北京天坛第一次祭祀盛典,标志着明朝都城从南京正式迁到北京。最初,天地坛的所处位置在现在天坛成贞门北、西天门以东地段,在现在祈年殿的位置建有一座长方形殿宇,名“大祀殿”,殿后有天库,皆为黄瓦覆顶。西南有斋宫,神乐观、牺牲所、大祀殿用于合礼天地,故名“天地坛”。

北京名胜古迹一览表,北京当地导游推荐(17)

(天坛公园)

1521年,明世宗朱厚熜即位,次年改元嘉靖。明世宗即位之初,在进行“大礼议”的同时,开始推进祭祀制度的改革,主张“天地分祀”,嘉靖九年(1530)在大祀殿南建圜丘专门祭天,在北郊建方泽坛祭地,东郊建朝日坛祭日,西郊建夕月坛祭月。天地坛正式更名为“天坛”。

嘉靖十七年(1538),明世宗诏撤大祀殿,在其原址修建大享殿。大享殿是明世宗根据古明堂的规制亲自设计的,用于举行明堂秋享大典为其父兴献王朱祐机配享。嘉靖二十四年(1545),大享殿建成,因为大享礼已经在紫禁城玄极宝殿举办过两次,大享殿遂被闲置。

北京名胜古迹一览表,北京当地导游推荐(18)

(天坛公园)

清朝入关后,顺治二年(1654),顺治帝规定每年正月初在天坛举行祈谷大典,以为定制。乾隆时期,将大享殿更名为祈谷坛和祈年坛,天坛遂形成了圜丘坛和祈谷坛两坛共存的局面。至此,天坛完全定型。明清共有22位皇帝,在天坛举行过654次祭祀大典。

曾有人用数字“一、三、五、七、九”来归纳总结天坛建筑群,指的分别是天坛的一条轴线、三道坛墙、五组主要建筑、七星石、九座坛门,虽然这种说法并不甚全面,但也便于人们了解和认识天坛。

北京名胜古迹一览表,北京当地导游推荐(19)

(天坛公园)

中国古代建筑中轴线出现的历史十分悠久,轴线的出现是古人追求秩序、遵循礼法的结果。与老北京城呈中轴线分布的特点相似,天坛也有一条南北方向的中轴线。这条中轴线南起圜丘坛昭亨门,北至北天门,全长约1250多米。

虽称中轴线,其实这条中轴线却并没有坐落在天坛的中心位置上。明永乐皇帝初建天地坛时,天坛尚属郊外,至嘉靖三十二年(1553),北京城扩建,天坛被扩到城内,从而改变了原有的郊坛概念。嘉靖皇帝在原天地坛坛墙内增建坛墙,新建西外坛墙,天坛坛域向西扩展,使得原中轴线呈现偏东的态势。主轴线偏东,拉长了从垣门至祭坛的距离,使得皇帝祭祀时的道路显得深远而漫长,有益于营造祭天的神秘氛围,更加强了对皇天上帝的虔诚。

北京名胜古迹一览表,北京当地导游推荐(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