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防汛纪念碑
新中国的建立后,一元路迎来了新的时代,1954年武汉人民战胜了长江特大洪水,一元路江边的大堤上,竖立起了武汉地标——武汉防汛纪念碑。
武汉市政府礼堂
这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是武汉市政府礼堂,三层水泥框架结构,左右对称布局,中部凸起,两侧设有晒台,正立面入口处门廊向外凸出,四根高大圆柱并列而立,直抵二层,三扇半圆形大拱门位于柱后,整体建筑庄严典雅,精美而大气。
坤厚里 图源: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局
在一元路和一元小路中间,有一处百年里份——坤厚里,内有73个门牌,面积8360平方米,它的名字源于“和记洋行”(和记蛋厂)的杨坤山和黄厚卿,将其二人名字各取一字来命名。
解放前,坤厚里类似于现在的联排别墅;解放后,住房紧张,对坤厚里进行了重新分配,一栋住宅中居住了多户人家,坤厚里已从建造之初的高档小区变为“杂院式”的居住区。
如今包括坤厚里在内的历史街区改造,已意向引入设计精品酒店、创意设计工坊、国际设计与创新学院、武汉年轻力中心、当代沉浸式体验剧场等生态,无数人期待里份文化注入新梦想后崭新回归。
在时间的打磨下
一元路上的一切都巧妙融合
红瓦砖墙背后是老武汉人
最原汁原味的生活
鲜活的一元路
正朝着“万象更新”稳步前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