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写的诗被称为什么,杜甫最有杀气一首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6-24 20:18:47

【安禄山是粟特人,但是更多粟特人站唐军】

安史之乱爆发第二年六月,叛军就成功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亡成都。次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是为唐肃宗。在此之前,杜甫已经举家逃往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了肃宗即位,立即在8月只身北上,打算去灵武投奔唐肃宗。可惜,他在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押至长安。一同被俘的王维与杜甫一起被严加看管。也是在此时,杜甫目睹国家的残破以及战争的伤痛,百感交集之下,写下了《春望》、《哀江头》、《哀王孙》等知名诗篇。

杜甫写的诗被称为什么,杜甫最有*气一首诗(9)

值得讽刺的是,杜甫因早年被李林甫打压之故,官职很小,叛军因此没有囚禁他。当郭子仪的军队来到长安北部,杜甫便偷偷地从成西金光门逃出长安穿过对峙的两军到凤翔(今陕西凤翔)投奔肃宗。史*载,刚见到唐肃宗的杜甫衣衫褴褛,穿着麻鞋,甚至连袖子都没了一半,赤裸着肘部十分狼狈。

唐肃宗对此十分感动,授予他左拾遗的职位,从八品。此后,杜甫就多了一个杜拾遗的称号。可惜,事实证明杜甫确实不会做官。没过多久,就因房琯事件被牵连罢官,贬去华州,当司功参军,从此永远离开中央朝廷。

杜甫写的诗被称为什么,杜甫最有*气一首诗(10)

【很多人以为叛军残暴,唐军仁义,可那是错觉】

恰逢此时,郭子仪的大军在邺城战役中失利。损兵折将的唐军下令,大肆抓捕壮丁入伍。杜甫就沿途所见所感,写成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即《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和《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这些底层人民并不在意谁是统治者,也不在意叛军和唐军谁能获得最终胜利,可是一切的苦难都要他们去承担。正是认识到这点,杜甫决定彻底放弃官身。7月,他便辞去司功参军的职务,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

杜甫写的诗被称为什么,杜甫最有*气一首诗(11)

【安史之乱中的双方都不算“仁义之师”】

艰苦岁月

杜甫辞官后,携家眷前往秦州。用他自己的话描述,这段岁月属于“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短短3月,杜甫就无法在秦州支撑下去了。他又一次携带全家老小,南下同谷(今甘肃成),想要在这里改善生活。却不料,在同谷的生存状况非但没有好转,反而陷入前所未有的绝境之中。杜甫在饥寒交迫中写下“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杜甫写的诗被称为什么,杜甫最有*气一首诗(12)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