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基因突变,导致病毒特征信息改变,与现有疫苗的“贴合度”低于过去的病毒。我们现有的新冠疫苗,可能不足以对抗德尔塔突变株这个强敌,对病毒的预防能力可能有所下降。病毒突变,本质上就是病毒的基因发生了改变。
A、首先,我们的疫苗许多是根据病毒的基因制造的——DNA疫苗或者是RNA疫苗。
B、其次,基因改变,意味着其编码产生的蛋白质也发生相应的改变,其中包括和人体相结合的受体结合蛋白。病毒要想进入人体正常细胞,首先需要和人体细胞上的ACE2受体结合。
图片来源:沈阳药科大学学报论文《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进展》
如图所示,图中上半部分即为新冠病毒的结构,S蛋白又称刺突蛋白,是ACE2受体的结合蛋白;图中下半部分是人体细胞的部分细胞膜结构,其上携带有ACE2受体。只当S蛋白与ACE2受体发生结合后,病毒才能抵达人体正常细胞内部。当前,有相当一部分疫苗是*蛋白疫苗,即将病毒的受体结合部位即S蛋白作为抗原。当病毒突变时,S蛋白很可能发生相应改变。
●最后,其实感染病毒与所从事的工作也有一定的关联。作为高风险作业的人群,如保洁员,其本身被感染的风险就较大。
应当说明的是,我们的疫苗依然具备一定的预防作用。的确,本次南京疫情中,绝大多数被感染者都已经接种过新冠疫苗,但是被感染者实际上为已经接种人群中的少数,如下图所示(注,图片仅供示意,不代表实际比例)。
也就是说,其实在本次疫情爆发中,实际上接触过病毒的人有很多,其中绝大多数因为接种过疫苗而未发生感染,而大众关注点都在被感染者上。
研究人员表示,虽然在突变株面前,新冠疫苗对病毒的预防能力有所下降,但依然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我们目前的疫苗,可以激发人体免疫系统,生产针对病毒的多种抗体,对德尔塔突变株的预防依然有效。
【补充一个知识点】
你一定会感到疑惑,前面不是说了,一种抗原对应于一种抗体吗?为什么一个病毒或者其相应的疫苗会激发人体产生多种抗体呢?没错,病毒是“一个病原体”,但这个“病原体”可以“肢解”成不同的结构;就拿冠状病毒来说,其上有各种蛋白,包括S蛋白、M蛋白、N蛋白、E蛋白等,每种蛋白都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抗原”。实际上人体免疫系统识别了其中的任何一种抗原,都可以启动免疫反应。
当然其中较为重要的还是S蛋白,也就是刺突蛋白,因为它和受体的接触是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第一步。倘若病毒的变异导致了S蛋白的改变,那么疫苗的预防作用是很有可能打折扣的,不过依然有预防作用,因为还有许多别的可以表征病毒的抗原,这应该好理解吧。
●面对德尔塔突变株,我们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