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清明时节,春风渐落,杏花初探,每逢这个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外出扫墓拜祭,缅怀先人。
但清明扫墓,也有很多的讲究,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去扫墓的。俗语:“清明不带四人扫墓,子孙后代一直富”,这句话有道理吗?不让扫墓的4人又是谁呢?
1、体弱多病的人
以前的丧葬方式都是土葬,墓地很多都是在荒山野岭上的,扫墓不但要走很远的路,还要爬山爬坡,以前的路也不好走,对于体弱多病的人来说,确实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而且古时候的坟地,长期没有人气,阴气较重,若是体弱多病,抵抗力差的人去那里上坟,很容易患上伤风感冒,或导致病情加重,这绝不是家人和祖先愿意看见的,所以要根据自己的健康情况量力而行。
2 、孕妇和三岁以下小孩
以前的墓地,大多在荒郊野岭,没有人气的地方,路也不好走,对于孕妇和小孩来说,是有一定危险性的,万一不小心滑倒、摔倒,会导致受伤,后果也比较严重。
还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就是坟地的阴气比较重,对孕妇肚子里的胎儿和年幼的孩子健康有影响。
祖先们也希望子孙后代一切都好,所以孕妇和幼童最好还是不要去上坟,扫墓祭拜是孝顺,保护好后代,也是对祖先的一种孝顺。
3 、年过七十的老人
在古代医疗条件落后,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很低,营养也跟不上,所以古人整体寿命都不长,于是有了“人过七十古来稀”的说法,是说古人能活到七十岁的,都是特别高龄了,自古以来就不多见。
即便活到了70岁的老人,身体机能也已经下降了,腿脚不利索,一身病痛,像杜甫56岁时写的“百年多病独登台”,当时他从草堂出来,本想直达夔门,结果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56岁的杜甫尚且如此,何况70岁的老人呢,他们的身体根本经不起长途跋涉的折腾,何况山路难走,老人去了也需要人寸步不离的搀扶。
还有一点就是老人的亲人故友大多已经去世,自己也是风烛残年,去扫墓难免触景伤情,情绪波动大,所以年过70岁的老人,还是尽量不要去扫墓。
4 、女婿
都说一个女婿半个儿,既然是半个儿子,那怎么就不能去上坟了呢?
这是因为在古代一直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身为女子只要嫁出去了,就属于夫家人了,而拜祭祖先的事都是由家中的男丁来完成的。
古代又讲究多子多福,若是由女婿这个外姓人来拜祭,那肯定是这个家族后继无人,断了香火了,所以古代又有“女婿上坟,有辱先人”的说法。
结语: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扫墓风俗,能传承下来,也有一定道理,虽然有些习俗带了一些迷信色彩,但对于这些习俗,我们可以留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才更有利于契合现代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