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机统一
苏轼出身于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祖父苏序"读书务知大义","诗多至千余篇",父亲苏洵"为人聪明,辨智过人","通六经、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母亲程氏知书达礼。苏轼的出身培养了苏轼良好的家学基础,苏轼他的哲学人生观是以儒学体系为根本,同时浸染了释、道思想。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超越时空和物质环境的超然态度以及禅宗观念的三者的有机结合,一贬再贬的贬谪生涯带来更加丰富而深刻的人生体验,使得苏轼的散文呈现出一种波澜壮阔、海纳百川的美,实现了散文中情、景、理的有机统一。
苏轼曾经写过一篇非常有名的书札,叫做《文说》,这篇文札表达了苏轼自己写作文章的体会和对文艺的不可多得的真知灼见,"吾文如万斛之泉,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日行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它虽吾亦不能知也。"
所谓"吾文如万解泉源" ,就是说他的文章大都是在"不能不为" 的时候,即兴会灵感来临之际写的。他说:"余性不谨语言, 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腑脏,所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出乃已 。" 有了这样的性格,心中有所感触和积蓄,就如骨鲤在喉,不吐就会不快,发而为文,也就不免直抒胸臆,坦率自然 ,因此一下笔就文如泉涌,势不可挡。 所谓"不择地而出",是指他的文章信笔抒意,千 变万化,姿态横生,没有固定的格式 。"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 是说他的文章自然流畅 ,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意而言,意尽言止。其实,苏轼的散文概括起来,就是实现了情、景、理的有机统一,具体来说,有三个较为突出的特点——精于思辨、善抒性灵、自然酣畅。
1、 精于思辨,苏轼散文中的思辨思想
1.苏轼的文章长于议论,不仅立意新警,善于翻空出奇,推到旧案,而且精于思辩。即使在奏议、政论中,也不乏其例。在杂着、记叙等散文中,则尤为精辟出色。
比如《前赤壁赋》中关于宇宙、人生的论辩,最精彩的是苏子与客人的论辩,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甞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曽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茍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样。江水日夜流,江水实际上并没有消失: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亮实际上并没有亏损。
"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我们若从不变的观点来观察,那么万物包括你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你何必"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呢?
苏轼的回答,反驳了客人的虚无看法,阐明自己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给予人生以积极意义,比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为达观,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精神相类似。
2. 善抒性灵,苏轼散文中的自我形象
北宋初期的古文家多主张宗经明道,至苏轼则转而强调写情达意。他曾自谓"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腑脏"(《密州通判厅题名记》),故其文多写自我,抒性灵。
比如说《喜雨亭记》写居官巧遇甘霖之喜。"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苏轼与宋仁宗嘉佑六年到凤翔任签书判官的第二年,这一年占卜算卦为丰年,但不巧的是当地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旱情显现,大旱望云霓,百姓的忧愁是可想而知的,百姓们盼望下雨,望眼欲穿,结果是"乙卯乃雨,甲子又雨"。古人以干支纪日,乙卯是四月初二,甲子是四月十一日。这种句子简单,并不寡味,很像甲骨卜辞中的语言,读起来容易很有味。雨下得够不够?老百姓最有发言权,认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丁卯是四月十四日,半月之内连降了三次雨,前两次只能够解燃眉之急,第三次连下了三天,下得透,下得足,下得实在。"民以为未足"这句话一抑,然后产生后面的三日大雨,效果更能强烈显示出来。
这一场大雨产生的欢快气氛是很可观的:"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乐,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这是一幅万民同乐、官民同庆的喜庆图。苏轼在这里并不是为文造情,而是如实地写作。这一种与民风雨同舟的高尚情怀,本质上是与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是相类似的,忧和乐在本质上是一质的。范仲淹无论居高官或者退居民间,都挂念国家百姓;欧阳修虽遭贬谪而失意,仍然积极施政,与百姓同乐。苏轼也是一样,他们都心忧天下,以天下苍生为念,始终关心百姓疾苦,关注百姓悲喜。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是个封建农耕社会,而由于生产力的低下,长期以来气候对农作物的影响极大,作物的丰收离不开风调雨顺。尤以人民与雨水赖以生存的关系为旨要,《喜雨亭记》表现了作者于人民休戚与共的思想感情。
3. 随意挥洒、自然酣畅,苏轼散文中的自然思想。
欧阳修的文章"条达疏通"、"容与闲易",是平易自然风格的典范。苏轼沿着欧阳修的道路迈入了工巧与天然浑化统一的新境界,自然酣畅。
比如说《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与可是苏轼的表兄弟,擅长画竹,元丰二年不幸病逝,苏轼在曝晒其书画时,看到遗作有感而发,于是写下这篇文章。
第二段中,作者写到与可生平琐事,"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谗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文与可把绢布当作袜子穿、失笑喷饭满案,苏轼在追忆与友人的欢乐时光中,以喜写悲,更加衬托出他与文与可那种深厚的感情、性情相投、感情至深。
文章看似随意挥洒,实则形散神凝,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语言朴素自然,毫无矫揉造作之情。苏轼散文手法多变,往往突破凝固格局,使情、景、理有机融合,浑然一体。语言有庄有谐,韵散互用。文体不拘常套,因题命意。随物赋形、姿态横生。活泼畅达,如行云流水。
苏轼其人天真烂漫、博学多才,诗、词、散文都代表着北宋文学的最高成就,其作品表现出来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哲理、意境、语言三方面都有着完美的体现,以情感为文,以才气为文,呈现出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