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遇到危机该如何调整,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07-09 08:01:04

文/陈玉琪

“危机是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你遇到变化和遇到危机的时候,怎么去理解和面对它,其实这个是关键。”

3月14日,在《中国经营报》触角学院第二季“企业战疫共克时艰”直播课和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MBA中心合作的直播课特别篇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陈春花认为,任何一场危机都意味着重构,常常预示着巨大的变化,快速调整认知是企业在危机中自救的关键。

认知疫情对经济的影响

陈春花指出,疫情不会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对目前经济的影响主要有三个方面。

首先,疫情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随着疫情上升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事件,加上全球需求疲软、贸易战持续等因素,外部的国际环境也变得更加严峻。

其次,与非典时期相比,当下经济对消费刺激和服务业的依赖度更强。陈春花引用数据称,非典时期,消费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仅占39%,而今天第三产业对宏观经济的贡献提升至59.4%,春节七天,电影、餐饮零售、旅游三个行业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万亿元。

与此同时,疫情推动了在线及数字化技术驱动的行业高速发展。“有人认为非典让中国的互联网高速发展起来,而今天的疫情可能会让我们的在线数字化技术发展得更快,创新带来的新的增长会发展得更快。”

面对危机要极速调整认知

在陈春花看来,此次危机不仅是疾病的蔓延,也是一场“信息的疫情”。面对信息爆炸的外部环境,拥有不同认知能力的人,对于外部输入信息的加工和转换能力也不同,做出的行为选择和结果也就不同。因此她认为,依靠自己去寻求危机中的解决方案往往是首选,要能“让自己静下来,去理解危机中的变化和可能性”,并提出5个建议。

陈春花给企业调整认知提出的第一个建议是要学会能够直面危机、认知危机,还要学会与危机带来的不确定性共处。过去,阿里巴巴在非典期间安排员工在家办公,建议员工跟家里人说,任何一个人接到电话,拿起电话的第一句话都要说:“你好,阿里巴巴。”今天,也有蓝帆医疗这样快速调整生产线的例子,主动推迟了海外订单的交货期,首先保证疫区的需求。

第二个建议是要坚定自我发展的信心。陈春花在2008年金融危机后对珠三角企业进行调研,发现能熬过危机的企业都有一个特点——都有着非常坚定的自我发展的信心,并把增长作为一种理念来指导企业的行动。她认为,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在环境好的时候会承认行情给予了帮助,当环境不好的时候却不会把逆境作为借口。能够逆势增长的企业,往往会“把危机当作必须面对的经营条件,并且充分去面对,展开自己的发展措施”。

陈春花提出的第三个建议是要将预测判断变为进化应对,“创造未来比预测未来更重要”。过去几年,“黑天鹅”“灰犀牛”层出不穷,不确定的变化和冲突似乎成了常态,这导致企业没有办法通过预测去做判断。疫情期间,陈春花观察到一家名为特锐德的企业为了能让员工尽快进入工作状态,快速采取了“三在”的新开工模式:在家上班、在群上岗、在线培训。“在危机之时,对企业最大的考验不是能否正确预测,而是能否动态应变。”

“我们每个人的稳定性和状态是组织战胜危机的关键构成要素之一。”陈春花给出的第四个建议是要学会自我调适心态,做到“四心”,即同理心、平常心、积极心和信心。

最后,企业要做好自己,以自己最大的定力去接受变化。“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自己。”陈春花认为,做好自己,就有能力与变化共舞。比如,华为一直坚守的风险理念认为,企业是植物,它在哪里,根就往哪里扎,不断地吸收阳光、理解环境,但植物对环境也非常包容,哪怕环境不够好,它也会从周边去获取营养。

在问答环节中,陈春花为企业家在自我调整认知后如何快速激励团队给出了两方面的建议。一方面,要拿具体的方案和具体的措施来说服团队快速跟上认知的调整;另一方面,要让团队成员共同参与制定危机的解决方案,让所有人都能发挥作用,“要让他们看得到创造价值和分享价值的可能性”。

最后,陈春花建议,在“危中探机”,企业首先是要活下来,接着要思考自己能够帮助顾客创造的价值是什么,在危机过后,还要学会对新变化进行复盘,这些变化都有可能是新的成长点。

(编辑:黄玉璐 校对:颜京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