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闭》《佳期如梦》
情绪更饱和的强情节几乎普遍存在于早期言情小说之中,“虐梗”总是更容易让人感到深刻,读者也会在“虐恋”中感受到微妙的快感。在大多数作品中,虐恋情节都能成为经典桥段,比如,《步步惊心》里马尔泰·若曦临终前用四爷笔迹写出的绝笔信,以及《东宫》里小枫李承鄞一同跳入忘川的情节。
与虐恋言情并行的,是以饶雪漫、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疼痛文学,这也证明了当时言情故事读者的审美取向。《悲伤逆流成河》《离歌》等作品,将故事的“虐”放置在敏感的青春期,学生时期对未来的迷茫,对自我身份的怀疑都加重了“虐”的情感浓度。
《离歌》《悲伤逆流成河》
“虐恋”打通了全年龄层,形成强烈共鸣,有充足的戏剧发展空间。而彼时,正是中国互联网向移动化转型的重要时期,娱乐产业经历新一轮的更新换代,带有“虐恋”特质的言情作品对于渴望新题材的剧集市场来说,无疑是一片蓝海。
IP改编时代的错位《步步惊心》一经问世,就被誉为“最适合改编成电视剧的穿越小说”。2011年,IP改编时代到来,剧版《步步惊心》收视播放量大爆,成为网播历史上第一部集均破亿的电视剧。
那一时期,网络文学影视化作品爆发式增长,在电视剧市场上展现了极强的竞争力。根据匪我思存的《碧甃沉》改编的《来不及说我爱你》收视率破1;根据流潋紫《后宫·甄嬛传》改编的同名电视剧,上演收视奇迹,逆风翻盘,全年网络播放量达到了91亿。
《来不及说我爱你》《后宫·甄嬛传》
北大网文研究小组“媒后台”曾分析道,“《步步惊心》与《甄嬛传》的爆红带来一系列长尾效应,互联网资本开始进入文娱行业,IP这一概念也凭借这两部网文改编影视作品进入大众视野。”
之后《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言情大IP的成功,虽然助推了IP市场的活跃,但也多了浮躁与无序。
在剧集市场盲目追逐大IP的风潮下,最重要的“改编”环节反而被弱化,这让言情作者的IP改编路变得不再顺畅。《云中歌》在选角和演技争议下,豆瓣只有3.7分。
《微微一笑很倾城》《三生三世十里桃花》
现实的影视制作流程受限于选角、资金等客观因素,很难完全复原小说情境,因此IP改编剧与原著往往存在出入。而原著作者和剧集编剧之间的身份隔阂,使得作者们很难充分参与并把控影视化作品的质量,桐华在接受采访时谈到,写作是捏泥人的过程,而影视作品需要把泥人摔破重塑,“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是无论如何都不舍得也做不到的。”
一部分失去对自己作品控制权的言情作者们,选择通过转变自己的身份来弥合其中的差距。
桐华从策划入手接触影视行业,先后策划了《金玉良缘》《抓住彩虹的男人》等作品;匪我思存成立双羯影业,尝试从悲情走向甜宠,打造出小爆款《致我们暖暖的小时光》;顾漫更是形成“顾漫中心制”,全权负责自己的作品,《何以笙箫默》《微微一笑很倾城》《你是我的荣耀》相继成为甜宠爆款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