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藏不住》《难哄》
新一代言情故事的读者,在年龄变化上几乎与创作者同频。一篇名为《晋江文学城用户画像研究》的论文数据显示,晋江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18-29岁,17岁以下用户次之。
年轻用户群体的增加,不可避免地让网络文学走向低龄化。8月3日,“晋江文学 17年分水岭”冲上热搜,评论大多是对近些年言情爆款的不满。
翻看晋江总分榜可以发现,排名前十的作品,有六部是讲校园轻松甜文,排名前二十的作品中,内容标签大多为“情有独钟”、“欢喜冤家”、“青梅竹马”,其中“轻松”和“爽文”出现频率最多。
而随着大众对甜宠剧里工业糖精的厌烦,故事简单、缺少情感逻辑的甜宠文也逐渐被观众所抛弃。
一方面,部分原著故事由于核心羸弱,不足以支撑起影视制作的内核挖掘,本就单薄的人物在影视化的放大下难免更显空洞。
另一方面,近年言情小说爆款的主要受众群体是低龄读者,而视频的用户画像则主要集中在具备消费力和成熟审美的观众,受众群体的不同,使得低龄化网文在影视化后,与剧集观众的审美产生一定的差异。
《偷偷藏不住》小说里“暗恋成真”的桥段,在低龄读者眼中是少女悸动和青春期幻想,但在改编剧中,即便编剧修改了女主的年龄,也难免招致观众在“恋童”价值层面的质疑。
《偷偷藏不住》剧照
新时代网文风格变化明显,更契合当下年轻群体的取向,但少有经典,且文本内核不够扎实。而IP市场始终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虽然IP来源日渐丰富,严肃文学、豆瓣阅读、知乎等都开始成为新的IP供给地。但具体到言情品类,始终需要从晋江这种“言情大户”中挖掘。
在此情况下,古早言情小说重新进入了影视公司的视野。
《女频网文的IP改编与类型生产》一文中曾谈到,“早期女频网文中还存在女性思想实践的诸多可能,影视改编则以对文本的选择、类型固化和修正体现出社会主流意识对这些实践的规训。”
观察古早言情小说可以发现,虽然是十年前的作品,但是其故事内核始终不偏离女性自爱自强的“大女主”思想。《长相思》里小夭虽与三个男主都有难分难舍的情感纠葛,但她从未因情爱而放弃过自我,随波逐流。
坚定的女性主义思想,在之前可能先锋而新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反而更加契合当下的社会价值观,这也是《长相思》即便跨越十年之久,仍旧能被选择改编成剧的一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