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是指哪五代,五代是指前后的5个时代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0-27 02:59:40

承接前两篇文章,今天我们继续专讲中国史上三大混乱期的“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指的是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时中国北方相继出现的五个政权(注意是“相继”,也就是说政权有更替、有先后顺序,所以才称为“代”)。

“十国”指的是当时南方和北方的山西一带的其它十个并立的政权(注意是“并立”,也就是说这十个政权既有更替,也有并存)。

自公元907年朱温灭唐称帝建立后梁开始,至公元960年赵匡胤代周建宋,共历时五十四年,这段时期北方政权不断更迭,南方政权则四处开花、一片混乱,史称“五代十国”时期。

当时,中国北方相继出现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政权,但因这五个政权的名称与以前朝代雷同,故后人在其名称前面加了一个“后”字,以示区分,实际上当时的名称并不带“后”。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五代”:

梁:(907~923),都开封,因由朱温(朱全忠)立国,故有人把“后梁”称为“朱梁”。共传三帝,历十七年,被后唐所灭。

唐:(923~936),都洛阳,称帝者为李存勖(音xu,四声),有人把“后唐”也称为“小李唐”。共传四帝,历十四年。

晋(936~946),都开封,由后唐第二主李嗣源的女婿石敬瑭所立国,石敬瑭灭后唐后称帝,所以也有人把“后晋”称为“石晋”。共传二帝,历十一年,后被辽国所灭。

汉(947~950),都开封,由后晋的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刘暠)所建国,共传二帝,历四年,后被重臣郭威叛军所*。有人也称“后汉”为“刘汉”,实乃存在时间极短的一个政权。

周(951~960),都开封,由郭威叛汉后所建立,共传三帝,历十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后灭“后周”建立大宋朝。

“十国”包括:

吴(902~937),都扬州,唐末吴王杨行密自立吴国,其第四子杨溥927年始称皇帝。共传四主,历时三十六年,后禅位于徐知诰(李昪,音bian,读四声)。

南唐(937~975),都金陵(今南京),李昪废吴帝后自立为“唐”,史称南唐。共传三主,历三十九年,后被北宋所灭。史上名人“南唐后主”李煜(李从嘉)即为此第三位国主。

吴越(907~978),都杭州,原唐末镇海节度使钱镠(音liu,二声),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吴越王”,此后祖孙三代为王,共传五主,历七十二年。后降于北宋。

楚(907~951),都长沙,原唐末武安军节度使马殷,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楚王”,此后父子两代楚王,共传五人,历四十五年。被南唐所灭。

闽(909~945),都长乐(今福州),原唐末威武军节度使王审知,被后梁太祖朱温封为“闽王”,此后祖孙三代为王,共传六主,历三十七年。被南唐所灭。

南汉(917~971),都广州,原唐末清海军节度使刘龑(音yan,读三声,南汉高祖自创字),继位其兄的“南海王”后称帝,共传四主,历五十五年。被北宋所灭。

前蜀(903~925),都成都,原唐末宦官田令孜的养子王建,被授刺史后占领四川,903年受唐封为“蜀王”,共传二主,历二十三年。被后唐所灭。

后蜀(934~965),都成都,后唐灭前蜀后,李存勖封孟知祥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副使,后李嗣源又封孟知祥为“蜀王”,934年孟知祥称帝,共传二主,历三十二年。后被北宋所灭。

南平(荆南 924~963),都荆州(今湖北江陵),924年高季兴受后唐封号为南平王,此后祖孙四代共传五主,历四十年。后内附于北宋。

北汉(951~979),都太原。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同母弟弟刘旻(音min,读二声)在郭威灭汉建周时,占据河东十余州,在太原称帝,并对辽自称“侄皇帝”。共传四主,历二十九年。后被北宋所灭。

“五代十国”看似凌乱不好记,实际借助口诀还是很容易的:

“十国南吴吴越首,

前蜀闽南汉平楚,

后蜀南唐和北汉,

五代梁唐晋汉周。”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记下来!

欢迎大家关注,多多交流。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