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在新罗设鸡林州大都督府,以新罗王金法敏为大都督(从二品)。
后来新罗趁虚而入北上,鼎盛时期势力范围扩张到大同江沿岸,囊括的大半个朝鲜半岛,这是朝鲜半岛首次形成统一的格局。
强盛的唐朝有三种外来人口:昆仑奴,菩萨蛮,新罗婢。
新罗婢就是新罗来的奴婢,颜值高、温顺,会做事,引大唐贵族争相购买。
襄州(今襄阳)秀才崔郊的姑母有一新罗婢女,生得姿容秀丽,与崔郊情投意合。后来婢女卖给了襄州府大都督于頔,路上与崔郊偶遇,已经行同路人,互相不敢认。崔郊于是含泪写下《赠去婢》: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于頔当时是襄州府大都督(从二品),封疆大吏,专横娇纵。不过当于頔得知崔郊所写此诗,召来崔郊,令其将新罗婢女领去,并赠与万贯。于頔后来回到朝中,拜司空(正一品),死后赠太保(正一品)。
崔郊的故事发生在798年(贞元十四年)至808年(元和三年)之间,此时新罗婢盛行。
新罗王得知这种情况后,怒气填胸,不断派人游说大唐官员,希望阻止贩卖新罗婢。
821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平卢节度使薛平上表:“新罗国虽是外夷,常禀正朔,朝贡不绝,与内地无殊。其百姓良口等,常被海贼掠卖,请严加捉搦,禁断贩卖新罗国良人。”
薛平是右武卫大将军薛仁贵曾孙、范阳节度使薛楚玉之孙、昭义节度使薛嵩之子。节度使是封疆大吏,虽然没有品级,但实权与大都督或中都督相当,在从二品与正三品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