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节虫虽然体型大身体长,但却并非最重的昆虫。一般认为最重的昆虫是澳洲的新西兰岛上的巨沙螽,体长10厘米多,最大可达20厘米,重量可达70多克,和老鼠差不多了。这种昆虫一般是单独或者成对活动,多在夜间出现,以植物、水果以及其他小昆虫为食。
但是现在的昆虫和一些远古巨虫相比,体型体重就差远了,生物考古学家发现在3亿年前石炭纪有很多巨型节肢动物,那个时候的蚊子就比现在的蚊子大3~5倍,蜘蛛比人的巴掌还大大,一些巨型蜻蜓可达1米长,千足虫体长可达1.55米,有一种巨型蝎子的体长可达2.4米,巨型蜈蚣的体长达2.6米,看起来都像鳄鱼那么大了。
这些史前巨型昆虫怎么会这么大呢?一般认为主要的促成原因和当时地球的温度、空气的含氧量及气压有关。在3亿多年前的二叠纪时期,地球上的平均温度比现在略高,这有利于昆虫类动物的生存,大气中的含氧量更比现在要高(如今空气中氧气含量约为21%),最高时可达35%左右,节肢动物主要依靠体表的呼吸孔完成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较高的氧气含量和气压可以保证昆虫的呼吸作用顺利完成。因此那个时候的昆虫可以长得特别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