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本体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地板本体结构的主要特点是本体大面和主平面平行,为座椅横梁通用化提供了基础,且车外部无梁结构,可为电池提供充裕的布置空间,且传统汽车由于存在中通道,侧柱碰中前地板易出现结构失稳,造成车身结构倾入量过大,影响侧面碰撞安全性,采用平地板结构,为左右贯穿式座椅提供了基础,规避了传统汽车中通道处结构失稳缺陷。
上述结构的车身前地板总成,具有如下的优点:
一、通过座椅横梁及支架结构实现多功能座椅及多功能副仪表台场景需求,满足多功能座椅和副仪表板的安装;
二、通过纵梁上盖板、中通道前部加强板和门槛结构实现车身纵向传力和吸能,通过门槛、座椅横梁和电池结构框架结合实现横向传力和吸能,以全方位保证电池安全和乘员安全。
实施例一:
车身前地板总成中座椅横梁设置两个,两个座椅横梁的结构相同,座椅横梁的主体截面采用等截面M形结构,且采用辊压超强板制成,故侧向刚度好,可有效防止碰撞变形折弯,传递侧柱碰能量,有效降低地板总成结构变形量,达到电池和乘员保护的作用。两个座椅横梁为完全通用化设计,座椅和副仪表板安装点直接安装于两个座椅横梁上。
实施例一的车身前地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车身前地板总成可以适于电动SUV或MPV车型。座椅横梁结构采用通用化,等截面等设计理念,可有效降低开发成本,且安全性好。
实施例二:
车身前地板总成中座椅横梁设置三个,三个座椅横梁的结构相同,座椅横梁的主体截面采用等截面M形结构,且采用辊压超强板制成,故侧向刚度好,可有效防止碰撞变形折弯,传递侧柱碰能量,有效降低地板总成结构变形量,达到电池和乘员保护的作用。三个座椅横梁为完全通用化设计,座椅和副仪表板滑轨安装点直接安装于三个座椅横梁上。
实施例二的车身前地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车身前地板总成可以适于电动SUV或MPV车型。座椅横梁结构采用通用化,等截面等设计理念,可有效降低开发成本,且安全性好。座椅横梁上安装的座椅旋转座椅,安装的副仪表板为可滑动式仪表板,考虑该配置座椅和副仪表板均为长滑轨,座椅及副仪表板滑轨的前、中、后安装点分别安装于前、中、后三个座椅横梁。座椅横梁上预留四个座椅安装孔和两个滑动仪表板安装孔。
实施例三:
车身前地板总成中座椅横梁设置两个,两个座椅横梁分别为前横梁和后横梁,前横梁的主体截面采用等截面M形结构,后横梁的横截面为日字形,该结构大大增加了车身的侧向刚度,可有效应对侧柱碰,保护乘员和动力电池包,可以提高碰撞安全性。前横梁上设置多个安装支架。前纵梁上盖板和中通道前部加强板位于前横梁的一侧,后横梁位于前横梁的另一侧。
前横梁采用高强板辊压而成,且其顶部有封闭结构的座椅安装支架连接,前横梁的两端设有门槛连接支架,门槛连接支架与门槛本体固定连接。前横梁与前纵梁上盖板、地板本体结构、电池中部安装结构和门槛本体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后横梁的主体结构为封闭截面,后横梁采用高强板辊压而成,后横梁的截面为日字形结构,后横梁的两端设有门槛连接支架,后横梁与门槛本体、电池中部安装结构通过点焊连接固定,后横梁与地板本体结构通过焊接连接固定。
实施例三的车身前地板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车身前地板总成可以适于电动轿车车型,座椅前安装点则安装于前横梁上封闭截面的安装支架包含四个通用结构的支架,四个座椅后安装点则安装于后横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