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因为决定通过角的核心因素是“离地间隙”,轴距长就拉升高度,角度同样可以足够大;比如东风猛士的轴距长达3300mm,然而纵向通过角却达到了31.5°,被认为是越野之王的牧马人也不过是25.9°而已似,能实现如此之大的通过角,核心就在于离地间隙达到了410mm-41厘米。
由此可见短轴越野车并没有通过能力的绝对优势,甚至可以说是缺点大于优点;因为短轴车的车身特点往往是宽高比很小,说白了就是车身高大但比较窄,比如BJ212、拉达尼瓦、铃木吉姆尼等,尤其是Kcar标准的吉姆尼重心太高,在铺装路面驾驶时如转弯车速稍快就容易侧翻。这些车都不需要去做麋鹿测试,时速40km/h左右是侧翻的概率会极高;那么在崎岖路面越野时也有相同的问题,车身重心难以控制会增加车辆的失控风险系数。
所以真正的高标准越野车(以军用越野车)为主,都是些中大型或全尺寸的大块头;比如东风猛士、枭龙汽车、悍马汽车、路虎卫士,掠夺者越野车,以及依维柯等品牌的越野车,这些车普遍有超两米宽的车身,那么高度即便也达到两米宽高比也在1.0以上。反而是吉姆尼这种小车的宽高比只是0.9多一点,和面包车差不多。
图1:猛士
图2:枭龙
图3:悍马H1
这是真正的高标准越野车,超大的离地间隙实现了足够大的通过角,接近角和离去角也是更加夸张;不过最重要的是长轴距也不见得一定是缺点,比如在某些攀爬式的道路上越野时,一个障碍物的长度可能是3000mm,那么长轴越野车的前轮驶出障碍物并让轮胎获得更强的抓地力,对于分时四驱或全时四驱车而言就能通过前轮有效带动车辆脱困,后轮打滑也不用担心。反之让一辆2500-2800mm的越野车通过相同的障碍物,前后轮都会在障碍物上,如果摩擦力弱且为爬坡或下坡,车辆失控的概率就会更高了;所以越野车并不是轴距越短性能救护越强,否则军用越野车也不会选择这些大块头,用小排量发动机打造轻型通勤越野车,很多辆车的成本也还没有一辆重量级越野车高。
不过一般爱好者选择的民用越野车也不能盲目的升高离地间隙,因为悬架类型可能会比较特殊,比如使用独立悬架就很麻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