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关系
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民主的核心是尊重。我之所以说马皓文是一个民主的爸爸,就是因为他没有把自己当做家庭君主,没有把儿子当做自己的大臣甚至奴仆,而是视为一个独立的平等的“人”来尊重。我们丝毫看不到马皓文有传统父亲那种至高无上的“尊严”和不由分说的霸道。他总是倾听孩子的烦恼,理解孩子的委屈。作为有血有肉的人,马皓文也忍不住急躁,发火,也会犯错误。但当他意识到自己犯错之后,会向孩子认错:“对不起,爸爸第一次学着当爸爸,爸爸也会犯错误。”他总是平等地陪伴着孩子成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他也在学习做父亲,也在成长。影片主题曲中有一句歌词:“我的孩子,谢谢你教会我什么是爱。”听到这里,我真的热泪盈眶。在中国,有多少真心爱孩子的家长,能够同样真心地俯下身子和孩子平等相处,诚心诚意地向孩子学习?而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向孩子学习,在引导孩子的同时和孩子一道成长,是亲子关系的最高境界,也是马皓文作为父亲的成功之处。
……
“银河补习班”所开设的课程,也许还不只我说的这些,比如马皓文也给孩子补习功课,马飞不是说了吗:“我们白天旅行,晚上补课。”不然,马飞后来考试成绩不可能突飞猛进,更不可能考上飞行员。但从长远来说,应试功课所体现的知识真的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银河补习班”里,具体的功课补习只是很少很少的一个内容。马皓文更多的是对孩子进行关于信心、理想、意志、兴趣、思维等做人素质的“补习”——因为这些在学校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严重的缺失了。
电影里有一个高考结束后考生们在欢呼声中撕书和试卷的场面。漫天雪花中,闫主任很得意地说,这是他唯一允许学生们的狂欢。马皓文却说:“高考完毕,这些好学生都如此迫不及待地撕了教科书与试卷,我感到他们不是真正热爱学习。”是的,如果不具备作为人的全面素质,只是孤立而功利地学知识,也培养不出真正热爱学习的人。我在外讲学也经常以这个“雪花飘飘”为例,说明孩子们表面上是在欢呼,实际上是在发泄和诅咒,而且多数人从此不再有真正自愿而愉快的读书(为拿文凭和各类证书的“读书”除外)。这只能证明,中国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仇恨读书的人,而且教人读书的人自己往往不读书。
马飞所“补习”的,正是学校所淡化的,而他父亲马皓文的“补习”方式, 并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生活中自然而然的影响,是润物无声的感染。有一个细节我印象很深。晚上,和爸爸呆了一天的儿子说:“辅导我吧!”父亲说:“我已经辅导你一整天了。”教育,应该是这样不知不觉,不声不响,天衣无缝,了无痕迹。正因为经过了这样的“补习”,马飞最后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但这部电影最合适的观众并不是孩子,而是家长。因为我刚才说归纳的“银河补习班”各门课程,都是目前中国绝大多数父亲母亲们最应该“补习”的。关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我还是想强调我说过的观点——
学校教育非常重要,但无论多么重要,它都只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补充。
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家长的素质的折射。孩子的所有优点,都是父母良好品质的再现;孩子的一切缺点,都是家长自身问题的复制。
无论优秀还是糟糕,成功或者失败,每一个孩子首先都是家庭教育的“作品”。
父母既可以是孩子飞翔的起跑线,也可以是孩子奔跑的绊脚石。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真诚建议所有父母都认真看一看《银河补习班》。
当然,以一个有几十年教龄的老教育者的眼光看,还是觉得有些“不过瘾”——该片基本上没有对教育弊端的深层次原因的揭示,完全没有触及教育制度(或者说“教育体制”)的改革,连浅表层次的教育评价制度也没有涉及。尤其是把学校教务处闫主任设计成一个脸谱化的人物,让他来为整个教育制度的问题背黑锅,这大大降低了影片应有的批判力度和深度。当然,我也理解编导人员的苦衷,毕竟是在目前的环境下,能够有这样的“尺度”已经难能可贵了。他们能够让一个教育领导模样的——大概是教育局局长吧——在听了马飞朗读作文后说出“这样有独立思考的孩子应该多一些,我们国家会更好”的话来,虽然这话不痛不痒,但已经相当不错了。
所以,我要向《银河补习班》的主创人员表达由衷的敬意,并向首先包括家长在内的所有教育者郑重推荐这部电影。
2019年7月26日,完成于成都天紫界55层高楼之巅(一边等待拍摄落日,一边完成本文写作。得意。)
链接:
《银河补习班》主题歌曲《银河里最像的人》
词:俞白眉 /林乔
曲:Steffen Thum/于飞/王筱海
演唱:邓超